[发明专利]一种屋顶遮阳隔热板及屋顶遮阳隔热结构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69002.2 申请日: 2016-03-23
公开(公告)号: CN105714993A 公开(公告)日: 2016-06-29
发明(设计)人: 詹树林;何方祥;钱晓晴;赖俊英;邹斌;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E04D13/16 分类号: E04D13/16;E04D13/17
代理公司: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周世骏
地址: 310058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屋顶 遮阳 隔热板 隔热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屋面隔热技术,属于屋面隔热领域,也属于建筑节能领域。

背景技术

国际能源机构(IEA)在《能源展望2013》中指出,从2011年至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三分之一,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加。节约能源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建筑节能作为三大节能领域之一,与建筑能耗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密不可分,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同时每年新增建筑面积接近20亿平方米,据估计,到2020年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达35%左右。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社会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作的不断深入,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将日益凸现。

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异常炎热,太阳辐射强度大,尤其是在我国著名的“火炉”城市,夏季极端温度已达43℃左右。而传统的屋顶结构表面温度能轻易达到75~80℃。由于传统屋顶隔热性能差,导致从屋顶进入室内环境的热量大。屋面作为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建筑能耗中占据的比重较大。我国多层住宅建筑屋顶的实际能耗约占到整个建筑总能耗的5%~10%,而屋面能耗占顶层房间能耗则达到40%以上,屋面热工性能较差将直接影响到顶层居住者的舒适性,同时大大提高了顶层房间空调的能耗。因此,提高屋面的热工性能对提高多层建筑整体的节能以及高层建筑顶层楼层的整体节能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炎热地区常见的屋顶隔热形式主要有反射屋面、蓄水屋面、植被屋面、通风屋面等。

其中,反射屋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灰尘覆盖、老化,其反射性能逐渐降低。每个屋面都有其各自的反照率,因为反射率与材料的粗糙度、反射层下垫面的状况以及反射层的厚度有关,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屋面的反射率的变化也不一致,这与气候、屋面的倾斜度、屋面粗糙度、反照层下垫面的状况、大气污染、周围的污染源以及反照层的抗脏性能有关。研究表明蓄水屋面的合适蓄水深度为50~100mm,因为水深超过100mm时屋面温度与相应热流值下降不明显。蓄水屋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夜里屋面蓄水后其外表面温度始终高于无水屋面,这时很难利用屋面散热,且屋面蓄水增加了屋面静荷重以及要防止漏水,需加强屋面的防水措施。种植屋面同样给屋面结构承重带来更高的要求,同时种植屋面造价高,在农村也不能实现屋面的晾晒功能,因此目前在农村多层住宅中的应用很有限。对于通风屋面,我国目前主要以平屋顶通风屋面为主,平屋顶架空板屋面在我国已经应用多年。在炎热的夏天,通过架空板屋面进入室内的热量少,对室外强烈的热作用有较好的衰减和延迟能力,内表面温度低,是一种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的屋盖结构形式。然而,由于实际应用中,檐口或女儿墙遮挡了通风层,实际通风效果不好,隔热性能差。综上可知,目前的屋面隔热方法存在着造价高,或者施工复杂,或者隔热效果不好,或者耐久性不足,或者不适用等问题,因此,一种新型的屋面隔热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架空板通风屋面在低风速下隔热能力的不足,提供一种内贴铝箔的新型遮阳隔热板,该新型遮阳隔热板在低风速下仍然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屋顶遮阳隔热板,包括作为底衬的铝箔层,还包括结构材料层和反射涂料层;所述铝箔层粘附于结构材料层的下表面,所述反射涂料层均匀粘接覆盖于结构材料层的上表面;反射涂料层、结构材料层和铝箔层共同构成一体化的块状薄板,其厚度为20mm~40mm。

本发明中,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不小于0.02mm,且热量发射率ε≤0.3。

本发明中,所述结构材料层是混凝土层、石材层、夹心钢板层或树脂复合材料层中的任意一种(应该具有良好耐久性和强度)。

反射涂料层可采用市售用于建筑领域的反射涂料喷涂而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本发明中,所述遮阳隔热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尺寸是下述任意一种:500mm×500mm×20mm、1000mm×500mm×30mm、600mm×600mm×30mm,或1200mm×600mm×40mm(遮阳隔热板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订做)等。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利用前述屋顶遮阳隔热板的屋顶遮阳隔热结构,包括建筑物屋顶;在建筑物屋顶的表面间隔设置多个墩台并呈纵横排列,若干块遮阳隔热板布置于墩台上且依次拼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9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