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调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68954.2 | 申请日: | 2016-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6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销;冉光伟;王明明;梁伟强;任强;李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调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各种电子电器设备的应用中,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供电电压不稳定造成的电压抖动的问题。以车载导航产品为例,车载导航产品的供电由车载蓄电池提供,而蓄电池电压容易受到各种天气环境以及车内各种其他设备的影响,因此其电压经常会出现各种抖动。车载导航产品一般通过判断蓄电池的电压情况,从而确定该导航产品是否工作。就车载导航产品而言,车载导航产品的工作电压一般都是9V~~16V,车上蓄电池的抖动有时候会发生在导航工作的两个临界电压(9V和16V)附近,采集电压会不断的变化。如果车载导航判断电压在临界工作电压附近波动,则车载导航的动作会发生异常,出现不断重启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调控装置,其可以预防电源抖动对设备造成的不断重启的问题,且简单易实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调控装置,包括:与供电电源连接的第一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与降压后电源端连接的第三分压电路、第四分压电路,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分压电路连接的第一电压比较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入端之间的第一反馈电路,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分压电路连接的第二电压比较器,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入端之间的第二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反相器,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该电源调控装置的电源输出端。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利用带迟滞的电压比较器,实现了对电源电压的检测,使得设备的关断和开启有一定的门限电压范围,避免了电源电压在临界工作点波动导致设备不断重启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电源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电源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本发明的电源调控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源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调控装置包括:
与供电电源Vbat连接的第一分压电路101、第二分压电路102,与降压后电源端Vperm连接的第三分压电路103、第四分压电路104,第一输入端与第一分压电路101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三分压电路103连接的第一电压比较器105,连接在第一电压比较器105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入端之间的第一反馈电路106,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分压电路102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四分压电路104连接的第二电压比较器108,连接在第二电压比较器108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入端之间的第二反馈电路107,输入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105的输出端连接的反相器109,反相器109的输出端、第二电压比较器108的输出端连接该电源调控装置的电源输出端Vbat_det。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还可以包括连接在供电电源Vbat与降压后电源端Vperm之间的降压电路/降压芯片100。该降压电路/降压芯片100可以采用目前已有以及以后可能出现的任何方式实现。
图2中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源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的基础上,该实施例中的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反相器109的输出端与降压后电源端Vperm之间的第三反馈电路110。该第三反馈电路110上拉,可以使得该电源调控装置的电源输出端Vbat_det能够具有稳定的输出电压。同时该第三反馈电路110与反相器109结合组成反向电路,可以提高反向性能。
图3中示出了一个具体示例中的本发明的电源调控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在该具体示例中,为示出上述降压电路/降压芯片100,是直接应用降压电路/降压芯片100降压后输出的降压后电源端Vperm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该具体示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8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把手的ipad外壳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环境智慧调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