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宣痹解毒汤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8623.9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6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P29/00;A61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类风湿 关节炎 解毒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宣痹解毒汤剂。
背景技术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 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 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 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尪痹”范畴,该病是由于机体阴阳失调,脏腑蕴热,或由五志化 火、饮食不节,湿热内生,复感风寒湿热毒邪侵袭,内外相结,邪郁蕴毒;邪毒伤正,气血津 液运行失常,痰瘀内生,蕴结化毒。邪毒痹阻经脉肢节,流注骨骱经络,气血不通而发病。 其中,毒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关键。
目前西医治疗该病药物副作用较大,中医药在此病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且副作用小, 易于患者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宣痹解毒汤剂。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宣痹解毒汤 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
取上述中药,经炮制后,加水1000~1200ml煎煮至药液剩200~250ml,捞渣过滤成汤 剂。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
取上述中药,经炮制后,加水1000ml煎煮至药液剩200ml,捞渣过滤成汤剂。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
取上述中药,经炮制后,加水1100ml煎煮至药液剩220ml,捞渣过滤成汤剂。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
取上述中药,经炮制后,加水1200ml煎煮至药液剩250ml,捞渣过滤成汤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解毒汤剂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治则,在上述配方中, 天葵子、白英和石上柏作为君药可清热解毒,牛大力、狮子尾和过岗龙作为臣药可清热舒筋 活络,白术作为佐药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炙甘草作为使药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上述中草 药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药物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效,从而达到 治愈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称取天葵子13g;白英13g;石上柏13g;牛大力10g;狮子尾10g;过岗龙 10g;怀牛膝10g;焦白术4g;炙甘草7g;取上述中药,经炮制后,加水1000ml煎煮至药 液剩200ml,捞渣过滤成汤剂。
实施例2、称取天葵子15g;白英15g;石上柏15g;牛大力12g;狮子尾12g;过岗龙 12g;怀牛膝12g;焦白术6g;炙甘草9g;取上述中药,经炮制后,加水1100ml煎煮至药 液剩220ml,捞渣过滤成汤剂。
实施例3、称取天葵子17g;白英17g;石上柏17g;牛大力14g;狮子尾14g;过岗龙 14g;怀牛膝14g;焦白术8g;炙甘草11g;取上述中药,经炮制后,加水1200ml煎煮至 药液剩250ml,捞渣过滤成汤剂。
服用方法:
1、药量:每日两剂。即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汤剂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2、服药时间: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在饭后1小时服药。
3、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病例1、王某,女,54岁,“类风湿关节炎”病史3年,曾服用来氟米特及中药汤剂,效 果不明显,仍有关节疼痛肿胀,服用实施例1中配方的宣痹解毒汤剂10付后,上述症状得以 缓解,服药2月后症状明显减轻,3月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
病例2、郭某某,男,50岁,“类风湿关节炎”病史2年,以关节肿痛、活动不利为临床 表现,曾服用地塞米松、仙灵骨葆胶囊等,服用实施例2中配方的服用宣痹解毒汤剂20付半 月后,病情减轻,服药3月后上述症状已不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8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