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连续墙接头止水用的止水带管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68491.X | 申请日: | 2016-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7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陈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崇成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芦宁宁 |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连续 接头 止水 止水带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止水用的止水带管及其使用方法,止水带管包括:管状的柔性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轴向延伸的开口,且开口处通过封口条密封,封口条的内、外两侧面均定位有一根沿所述外壳轴向方向延伸的钢丝绳,钢丝绳的长度长于所述外壳的长度,且钢丝绳的两端均外露;限位在外壳内的止水带,止水带的尾端粘接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止水带的中间由两分离层构成,在所述外壳内两分离层成分开状态,止水带的前端限位在所述开口处;以及限位在所述外壳内的注浆管。本发明的止水带管便于运输,可按需要长度截取使用,易于安装定位,也方便施工,且在连续墙浇筑时不会损坏止水带,起到对连续墙接头很好的止水防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连续墙接头止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止水用的止水带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和深度逐步加大,地下连续墙因其适用性强,施工影响范围小,墙体刚性大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深、大基坑的围护结构体系,同时,由于其往往与地下室外墙位置重叠,地下连续墙可兼作围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两墙合一),相较其他围护措施,节约了大量的投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地下连续墙是通过专用的挖(冲)槽设备,按预定的位置,开挖出具有一定宽度与深度的沟槽,利用泥浆护壁,置入钢筋笼后使用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由于其分段施工的特性,接头防水处理成为困扰工程界的一大难题,接头渗漏水现象极为普遍。作为单纯围护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对接头的防水要求相对较低,少量的渗水是可以接受的,但作为两墙合一的地下室外墙,长期的渗水将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同时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常见的地下连续墙防渗漏措施,按照施工工艺主要有外防水、接头防水和内防水三类。外防水主要有搅拌桩止水帷幕、高压旋喷桩、注浆加固类等方式。外防水方式因基坑开挖时不可避免的沉降、位移,使加固体产生裂缝,防水效果不理想。内防水常用的主要有内衬墙、扶壁柱、导流槽等被动防水措施,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与其他防水措施结合使用,是不可或缺的。接头防水主要有刚性接头、柔性接头两类,刚性接头类包括工字钢接头、十字钢板接头等方式,防水效果较好,但是施工工艺比较复杂,造价昂贵,耐变形能力较差。柔性接头主要是锁扣管接头,常规单纯锁扣管接头不防水,需配合使用外防水、内防水等措施解决接头渗水问题。
目前,有采用在锁扣管接头内置入橡胶止水带的方式实现接头防水,其主要是采用特制锁扣管夹持橡胶止水带置入接头处,其缺点一是橡胶止水带接触泥浆而被污染,影响止水效果,二是二期槽段施工时的成槽、刷壁工序可能损坏已置入的止水带。
因此,需要一种能易于实施且能有效止水的地下连续墙接头用的止水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止水用的止水带管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连续墙接头防水实施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止水用的止水带管,所述止水带管包括:管状的柔性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轴向延伸的开口,且开口处通过封口条密封,封口条的内、外两侧面均定位有一根沿所述外壳轴向方向延伸的钢丝绳,钢丝绳的长度长于所述外壳的长度,且钢丝绳的两端均外露;
限位在外壳内的止水带,止水带的尾端粘接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止水带的中间由两分离层构成,在所述外壳内两分离层成分开状态,止水带的前端限位在所述开口处;
以及限位在所述外壳内的注浆管。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有周向延伸的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具有轴向延伸的竖纹。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开口处的两侧壁均向内水平延伸形成导向限位所述止水带用的导向条。
优选的,所述止水带内设有多排从止水带前端延伸至止水带尾端的钢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崇成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崇成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8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堆存拜耳法赤泥堆场坝体加高的方法
- 下一篇:型钢桩基坑支护及拔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