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融合同覆盖网络下的小区选择驻留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68359.9 | 申请日: | 2016-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1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毕敏;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36/30 | 分类号: | H04W36/30;H04W48/16;H04W52/02;H04W88/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郭受刚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融合 覆盖 网络 小区 选择 驻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5G融合同覆盖网络下的小区选择驻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小区搜索阶段:根据无线终端卡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小区盲搜,并记录接收信号功率强度;步骤2:小区接入阶段:综合比较各种无线制式信号强度,选择最强的信号进行小区接入尝试;步骤3:小区驻留阶段:接收网络发起的各种无线制式的测量消息,并将所述测量消息发送给网络端,实现了网络的简单快速接入,节省了终端资源和功耗,同时也简化了网络流程及避免网络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5G的融合同覆盖网络的小区选择驻留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30年里,移动通信经历了从语音业务到移动宽带数据业务的飞跃式发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很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用户数据业务需求,运营商一方面不断扩大已部署的网络3G/4G/4.5G容量满足连续增加的用户,另一方面加大下一代网络的架构的探索及改造以满足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面向2020年及未来,5G网络将是一个融合各种无线接入制式,以满足人们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网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同一区域存在多个无线网络覆盖,传统的无线网络、wlan无线网络、及越来越多的近场通信网络,即存在多个接入网络同覆盖的小区,尤其在热点地区更为明显。
对于同覆盖小区,目前移动终端的做法是对各个接入网络都进行小区搜索接入流程,进行网络注册,然后再等待业务的发起。这是由于目前的网络架构为了更快的投入使用,不同无线制式简单的拼凑起来,在核心网进行业务的融合而导致。如果需要拨打wlan的IP电话,则必须被叫方和主叫方同时wlan在线,否则即便我们的手机正常开机的情况下,正常使用传统无线电话的时候,也存在呼不通的情况,这就是无线制式在接入网位置登记注册的时候不同无线制式相互独立,因此需要使用则各个无线制式在核心网内必须独立注册。
以同覆盖的传统移动网络和wlan网络为例,开机后的移动终端是按照如下方式来进行的。第一,传统的无线小区搜索流程,根据卡信息搜索该卡支持的无线小区的频点范围,找出最强频点,读取系统信息尝试驻留;第二,如果应用wifi打开,则搜索wifi频点,进行验证驻留。这种并行处理方式,传统无线和wifi业务上基本没有交集,信号强度也不会比较,各自进行各自的驻留流程,然后等待后续业务发起,这样的终端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信令流程复杂,传统无线端和wlan各有一套驻留接入流程需要处理,增加终端负载,不利于终端省电;
2)只要wlan是打开状态则不断尝试接入,一旦接入无论业务后续是否发起,一直存在,联合传统无线接入,实际上打造了一个双待状态的终端,加大终端处理复杂度,不利于终端省电。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对于将来的5G融合同覆盖下区,现有技术传统的终端存在信令流程复杂,增加终端负载的情况及传统无线接入打造多待状态的终端,加大终端处理复杂度,不利于终端省电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网络中的小区选择驻留方法,解决了传统的终端存在信令流程复杂,增加终端负载,及传统无线接入打造多待状态的终端,加大终端处理复杂度,不利于终端省电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网络的简单快速接入,节省了终端资源和功耗,同时也简化了网络流程及避免网络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5G融合网络中的小区选择驻留的方法,用于解决基于5G融合网络的各种无线制式同覆盖小区环境下,快速简单的接入到网络中。接入网络的终端只和网络保持一种无线链接,当有其它业务发起时,网络为新业务分配新的无线制式资源,唤醒另外的无线制式起来工作。只要终端接入任意无线网络,就不存在业务受到制式的影响(如wlan不在线没法发起网络IP电话)而不能发起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8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自组网的网络系统
- 下一篇:网络切换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