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雾霾致心血管毒性损伤的防霾饮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67616.7 | 申请日: | 2016-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波 |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雾霾致 心血管 毒性 损伤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涉及防霾饮料,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雾霾中PM2.5致心血管毒性损 伤的防霾饮料。
背景技术
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固态颗粒物或小液滴。 PM的致病性与其颗粒大小有关,它可进一步分为两类:即空气动力学直径(aerodynamic diameter,AD)在2.5~10μm的粗颗粒和AD<2.5μm的细颗粒。PM2.5~10容易沉积在靠上的 较大的气道,而PM2.5可以达到最小的气道和肺泡,<0.1μm的极细颗粒还可以通过气血屏 障而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全身性的损伤。另一方面,PM2.5不但可对机体造成物理性损伤, 还携带大量有害的物质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重金属甚至富集许多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造成 新的损伤。目前PM2.5主要是由于人类工业、交通、发电等活动中矿物燃烧造成的,在某些 地区也可以来自于做饭、室内活动或着火等人类活动。2012年,PM2.5纳入我国《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GB3095-2012),尤其是在2013年1月期间我国京、津、冀等地区强雾霾频发, 引起社会对大气污染健康影响的广泛关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PM2.5短期或长期接触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美国进 行的国家大气污染相关发病死亡研究是最权威的大气污染短期健康效应研究,结果提示空气 中PM的增加可提高因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而入院的风险。另 外,颗粒污染物的长期接触还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于 PM2.5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研究者提出与PM2.5诱导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 机制有关。
目前,防霾饮料市场几乎为空白,如果能开发出一种降低PM2.5致心血管毒性损伤的防 霾饮料,必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PM2.5的机体抗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PM2.5致心血管毒性损伤的防霾饮料,用于降低PM2.5 对机体心血管毒性损伤。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降低PM2.5致心血管毒性损伤的防霾饮料,包括功效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所述功效 原料包括:甘草,10~20份;黄芪,5~15份;两面针,15~25份;芦荟叶,6~10份;罗汉果 叶,10~20份;马鞭草,5~15份;麦冬,5~15份;三七,8~12份;荔枝藤和龙骨莲共2~4 份;其中,所述荔枝藤和龙骨莲的重量份之比为1~3:1。
进一步地,所述的降低PM2.5致心血管毒性损伤的防霾饮料,包括功效原料和食品添加 剂,所述功效原料包括:甘草,15份;黄芪,10份;两面针,20份;芦荟叶,8份;罗汉果 叶,15份;马鞭草,10份;麦冬,10份;三七,10份;荔枝藤和龙骨莲共3份;其中,所 述荔枝藤和龙骨莲的重量份之比为2:1。
进一步地,所述的降低PM2.5致心血管毒性损伤的防霾饮料,包括功效原料和食品添加 剂,所述功效原料包括:甘草,10份;黄芪,5份;两面针,15份;芦荟叶,6份;罗汉果 叶,10份;马鞭草,5份;麦冬,5份;三七,8份;荔枝藤和龙骨莲共2份;其中,所述荔 枝藤和龙骨莲的重量份之比为1:1。
进一步地,所述的降低PM2.5致心血管毒性损伤的防霾饮料,包括功效原料和食品添加 剂,所述功效原料包括:甘草,20份;黄芪,15份;两面针,25份;芦荟叶,10份;罗汉 果叶,20份;马鞭草,15份;麦冬,15份;三七,12份;荔枝藤和龙骨莲共4份;其中, 所述荔枝藤和龙骨莲的重量份之比为3:1。
进一步地,所述的降低PM2.5致心血管毒性损伤的防霾饮料中的食品添加剂包括甜味剂 和其他可以接受的食品添加剂。
进一步地,所述甜味剂为糖类和/或非糖类甜味剂。
进一步地,所述糖类甜味剂选自白砂糖、红糖、黄砂糖、黑糖、果葡糖浆、蔗糖、果糖、 葡萄糖、麦芽糖、蜂蜜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非糖类甜味剂选自甜蜜素、安赛蜜、山梨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甘草 素、甜菊苷、阿斯巴甜、三氯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波,未经陈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式反压微波灭菌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奇亚籽悬浮颗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