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封口清洗流水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7435.4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陶星;凌理想;王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宋倩;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封口 清洗 流水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封口清洗流水线。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封口过程在干燥室内进行,清洗在干燥室外进行,其上下料、电池周转皆为人工操作且电池周转频繁。在电池上下料、周转过程中易造成电池损伤,并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环境恶劣。因此,提供一种无人化操作、效率高、周转快的锂电池封口清洗流水线是电池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锂电池封口清洗流水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电池封口清洗流水线,包括封口流水线、清洗流水线和入库流水线;所述封口流水线包括封口循环轨道以及流转在封口循环轨道上的封口夹具;所述清洗流水线包括清洗循环轨道以及流转在清洗循环轨道上的清洗篮;所述入库流水线包括入库传送轨道以及流转在入库传送轨道上的周转盒;所述封口循环轨道密封设置在干燥室内;所述清洗循环轨道贯穿于干燥室内外,所述入库传送轨道设置在干燥室外;所述封口循环轨道与清洗循环轨道通过两轴机械手连接,所述清洗循环轨道与入库传送轨道通过三轴机械手连接。
所述的锂电池封口清洗流水线,所述封口循环轨道包括上料区、整形区、封口区、点胶区、固化区和下料区;所述清洗循环轨道包括上料定位区、第一过渡仓、清洗区、电池烘干区、下料定位区、清洗篮烘干区和第二过渡仓;所述入库传送轨道包括上料接收区和入库区;
所述清洗循环轨道贯穿第一过渡仓、清洗区、电池烘干区、下料定位区、清洗篮烘干区和第二过渡仓的部分设置在干燥室外,其余部分设置在干燥室内,所述第一过渡仓和第二过渡仓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密封门;所述封口循环轨道的下料区与清洗循环轨道的上料定位区通过两轴机械手连接,所述清洗循环轨道的下料定位区与入库传送轨道的上料接收区通过三轴机械手连接。
所述的锂电池封口清洗流水线,所述封口夹具在封口循环轨道上呈环形逆时针流转,所述清洗篮在清洗循环轨道上呈环形顺时针流转。
所述的锂电池封口清洗流水线,所述封口夹具的工位数量为12个,所述清洗篮的工位设置成4排,每排12个;所述封口夹具的工位尺寸与清洗篮的工位尺寸相同,且与电池尺寸匹配。
所述的锂电池封口清洗流水线,所述清洗循环轨道的上料定位区设置有上料定位装置,下料定位区设置有下料定位装置。
所述的锂电池封口清洗流水线,所述密封门处设置有光电感应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两轴机械手、三轴机械手对封口流水线、清洗流水线及入库流水线进行连接,实现电池转运的无人化操作,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者劳动强度低、生产现场洁净有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顺时针、逆时针、内、外”通常是指封口清洗流水线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所处方位,如图1所示的使用状态下所处的方位。
如图1所示,一种锂电池封口清洗流水线,包括封口流水线、清洗流水线和入库流水线,封口流水线包括封口循环轨道1以及在封口循环轨道1上呈环形逆时针流转的封口夹具10,清洗流水线包括清洗循环轨道2以及在清洗循环轨道2上呈环形顺时针流转的清洗篮20,入库流水线包括入库传送轨道3以及在入库传送轨道3上流转的周转盒30。封口循环轨道1、清洗循环轨道2和入库传送轨道3通过辊轮、电机等分别带动封口夹具10、清洗篮20和周转盒30流转。
封口循环轨道1密封设置在干燥室0内,包括上料区11、整形区12、封口区13、点胶区14、固化区15和下料区16。清洗循环轨道2贯穿干燥室0内外,包括上料定位区21、第一过渡仓22、清洗区23、电池烘干区24、下料定位区25、清洗篮烘干区26和第二过渡仓27,其中,清洗循环轨道2贯穿第一过渡仓22、清洗区23、电池烘干区24、下料定位区25、清洗篮烘干区26和第二过渡仓27的部分设置在干燥室0外,其余部分设置在干燥室0内。入库传送轨道3设置在干燥室0外,包括上料接收区31和入库区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能指示电池
- 下一篇:一种验证软包电池封装可靠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