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楂叶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7230.6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3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房映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普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楂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山楂叶茶,其特征在于选山楂树幼嫩芽叶为原料,其工艺技术路线为:鲜山楂叶摊晾→分级杀青→风选冷却→揉捻→烘焙→摊晾→揉捻→解块→复烘→摊晾→足干焙香→精选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楂叶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加工工艺为:(1)、鲜叶摊晾:主要器具及场所:晾青室、晾青簸、晾青架等,晾青室内要装除湿及空调设备,湿度在70—80%,温度在16—20℃;晾青簸为竹编制,晾青架为三角铁架,进厂的鲜叶要按照不同级别分别簿摊于晾青簸内,鲜叶摊晾厚度一般掌握在2—3cm,一般粗老叶稍厚,嫩叶稍薄,晴天叶稍厚,雨天叶稍薄,摊晾时间一般掌握在4—6小时,待青草气散发,青香溢露,即可进入分级杀青;
(2)、鲜叶分级:鲜叶分级主要是针对老嫩不一的混装原料进行的,将老嫩大小不一的鲜叶分开,鲜叶分级是在鲜叶分级机中进行的;
(3)、杀青:杀青采用蒸汽杀青或热风式滚筒连续杀青,采用蒸汽茶青时,蒸汽温度在150℃—170℃,速度为600转/秒,脱水热风温度140℃—160℃,采用热风式连续滚筒杀青时,滚筒温度为200℃—220℃,筒内气温为140℃—160℃,杀青时间2—3分钟,投叶量视机型而定,70型蒸汽杀青机每小时40—60kg,6CST30型滚筒杀青机每小时15—25kg,6CST40型滚筒杀青机每小时投叶25—30kg,6CST60型滚筒杀青机每小时投叶80—100kg,6CSAT70型滚筒杀青机每小时投叶量150—200kg,6CSAT80型滚筒杀青机每小时投叶量200—300kg;杀青失水率25—35%;杀青适度:叶色失去光泽,叶软如绵,折梗不断,手捏团,松手即散,散发清香;
(4)、风选冷却:杀青后的在制品需经过风选去杂和摊晾冷却,风选去杂在风选机中进行,摊晾冷却在摊晾平台上进行,摊晾厚度为3—5cm,时间20—30分钟;
(5)、揉捻:制作山楂叶茶宜用6C12—30或6C12-40型揉捻机,初揉时,上述两种机型的投叶量分别为6—8kg和10—15kg杀青叶,复揉时,投叶量分别为5—6kg和8—12kg烘坯叶;揉捻时间:初揉20—35分钟,复揉30—40分钟;揉捻加压,揉捻适度:叶卷成条、匀整,成条率达到90%以上,叶汁外溢,且芽叶断碎少;
(6)、烘焙:山楂叶茶烘干宜选用6CHM—3烘焙机或6CHB—5B百叶式烘干机,烘坯厚度1.5—2cm,烘焙温度110—130℃,烘至3—4成干下机;
(7)、摊晾冷却:摊晾在竹编器具或摊晾平台进行,摊晾厚度2—3cm,摊晾时间1.5—2小时;
(8)、复烘:山楂叶茶复烘仍在6CHM—3烘焙机或6CHB—5B百叶烘干机中进行,烘坯厚度3—4cm,烘温90℃—110℃,时间10—15分钟,烘至6—7成干下机摊晾;
(9)、足干焙香:山楂叶茶的足干焙香在自动提香机中进行,温度60—80℃,时间1.5—2小时,摊叶厚度3—4cm,烘干期间翻动或倒筛2—3次,烘至茶条手捻成粉末时下烘摊晾;
(10)、精选包装:将足干焙香后的毛茶,经摊晾后,分筛、拣剔、割末去杂质后按照标准分别包装入库冷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普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普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2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葛根叶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茶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