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用软连接板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5995.6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9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谢忠艺;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莫莱卡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B23K20/02;B23K20/14;B23K20/24;B23K20/16;B23K101/38;B23K10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连接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软连接板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池的连接方式又是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 分,电池的连接用于导出电流。通常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模组连接使用的全硬质连接板 有两个弊端,一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全硬质连接板与单体电池或电池模组之间的焊接缺乏 有效的保护,因为持续的振动影响,焊接位置持续受力,存在焊接失效的风险,导致电池组 合异常。二是在大规模的电池单体和电池模组的装配过程中,因为动力电池单体的一致性存 在一定范围的公差,装配电池模组时存在全硬质连接板原有定位孔偏移所需连接的单体电池 或电池模组,从而影响电池模组的自动化生产。同时,会导致电池单体或者电池模组脱离整 个电池系统,使得电池系统电压不足,甚至出现意外短路,触发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连接,节省电池单体或电池模组连接空间,并能够提 升连接安全性能的连接板。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现有技术的需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用软连接板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用软连接板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软连接板包括由金属箔材叠层构成的基片,所述基片上设置有焊接区和非焊接区, 该焊接区内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单体或者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至少 两个电池单体;
所述金属箔材为异形金属箔材,该异形金属箔材采用厚度在0.01mm~0.15mm之间的铝箔 或者铜箔;
所述焊接区的焊接强度与所述异形金属箔材的母材强度相同;
所述非焊接区通过特种不锈钢对所述基片施压形成。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所述异形金属箔材包括条型金属箔材、S型金属箔材 或者Z字型金属箔材。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所述异形金属箔材为不规则形状的金属箔材。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所述软连接板还包括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通过激 光焊接设置在所述焊接区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用软连接板的加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于真空度为5×10-4~6×10-3Pa的焊接设备内焊接金属箔材形成所述软连接板的焊接区;冲 切所述焊接区形成连接孔;
通过特种不锈钢对叠放后的金属箔材施压1~20MPa,形成所述软连接板的非焊接区。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
所述金属箔材采用铝箔时,所述真空度为5×10-4~6×10-3Pa,所述压力值为2~20MPa;
所述金属箔材采用铜箔时,所述真空度为8×10-4~6×10-3Pa,所述压力值为1~20MPa。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焊接金属箔材之前包括在所述金属箔材之间放置阻焊 层;所述阻焊层采用高熔点非金属材料,该高熔点非金属材料包括氧化铝陶瓷或者云母片。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焊接金属箔材过程中包括通过热辐射体对所述金属箔 材加热。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焊接金属箔材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或者真空压力焊接; 所述真空扩散焊接和真空压力焊接的焊料包括氧化铝陶瓷或者云母片。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所述焊接设备包括真空焊接炉。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用软连接板,能够增强动力电池的连接可靠性,提高动力 电池单体及模组在的串并联过程中的安全性,并节省连接空间;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用软连接板,提高了动力电池回路的连接可靠性,并降低 了了动力电池模组装配过程中焊接不良的风险;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用软连接板,采用多层金属箔材经真空焊接而成,焊接区 的强度与母材强度相同或者接近,非焊接区的箔材物理分离,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达到可弯 折、扭曲的效果;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用软连接板,由于焊接区焊接强度高无焊接层分离现象, 同时非焊接区也保护了震动过程中焊接区内连接孔与其他连接件的连接可靠,不易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莫莱卡焊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莫莱卡焊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5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灶的燃气控制阀
- 下一篇:环保节能炒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