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并行激发弥散成像的激发翻转角度确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5939.2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薇;周堃;肖楠;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58 | 分类号: | G01R3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并行 激发 弥散 成像 翻转 角度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多层并行激发弥散成像的激发翻转角度确定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待成像区域和第二待成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待成像区域和所述第二待成像区域具有不同的纵向弛豫时间;确定当执行多层并行激发弥散成像时,所述第一待成像区域与所述第二待成像区域之间的图像对比度函数;基于所述图像对比度函数确定所述弥散加权序列的激发翻转角度。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在多层并行激发弥散成像时获得与单层激发弥散成像相同或类似的成像组织对比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弥散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多层并行激发弥散成像的激发翻转角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成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它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即H+)发生振动产生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当把物体放置在磁场中,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使之共振,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
MR通过H+的磁化来标记分子而不干扰它的弥散过程。在任一常规MR成像序列中加入弥散梯度突出弥散效应,即可执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DWI),可以对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行为直接进行检测。
近期,多层并行激发技术被成功引入了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和读方向分段平面回波成像(rs-EPI)中,从而降低了弥散加权成像的扫描时间。多层并行激发技术通过同时激发n层(n即为层加速因子)以降低扫描所有层的重复时间(TR)来加速扫描,理论上扫描时间可以降至n分之一。通常,弥散加权成像中采用90度的激发翻转角来最大化信号强度,因此为了使纵向磁化矢量在激发后能够充分回复到平衡态,重复时间(TR)需要远大于成像组织的纵向弛豫时间(T1)。
然而,如果某些成像组织的纵向磁化矢量无法完全回复,那么在接下来的扫描中,这些成像组织的信号就会衰减从而影响最终的图像对比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多层并行激发弥散成像的激发角度确定方法和装置,从而提高图像对比度。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方面,一种多层并行激发弥散成像的激发翻转角度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待成像区域和第二待成像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待成像区域和所述第二待成像区域具有不同的纵向弛豫时间;
确定当执行多层并行激发弥散成像时,所述第一待成像区域与所述第二待成像区域之间的图像对比度函数;
基于所述图像对比度函数确定弥散加权序列的激发翻转角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图像对比度函数确定弥散加权序列的激发翻转角度包括:
确定当执行单层激发弥散成像时,所述第一待成像区域与所述第二待成像区域之间的图像对比度值;
确定当所述图像对比度函数的函数值等于所述图像对比度值时的激发翻转角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弥散加权序列为读方向分段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所述激发翻转角度为θ1opt,其中:
e为自然底数;TRshort为所述多层并行激发弥散成像的重复时间;TRlong为所述单层激发弥散成像的重复时间;T1A为第一待成像区域的纵向弛豫时间;T1B为第二待成像区域的纵向弛豫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5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