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4286.6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0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菲;苏延友;刘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539 | 分类号: | A61K36/539;A61K9/12;A61K47/36;A61K47/26;A61P11/02;A61P37/08;A61K31/045;A61K31/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炎 中药 喷雾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到药物剂型、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具体的说是一种 治疗鼻炎的中药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喷雾剂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鼻炎又称鼻渊,中医在临床辨证上有虚实之分,其病因不外有风、湿、热三邪为患, 无论外感或内伤,均以热症为主。慢性者虚中夹实;风湿热毒,循经上犯,聚于鼻部,灼伤窦 窍,则浊涕下不止也。现代研究认为,鼻炎是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因为病毒感染、病菌感染、 刺激物刺激等,导致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受损,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鼻流浊 涕、鼻塞、嗅觉减退、头痛,与鼻窦区相应的表现为皮肤红肿、压痛。由调查数据表明,目前中 国的鼻炎发病率高达37%,同时,每10个人中就有1-3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过敏性鼻炎。鼻炎导 致鼻塞不通气,呼吸困难,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严重的可引起脑梗塞、突发性心脏病 等。
中药治鼻炎的历史悠久,苍耳子(FructusXanthii)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果实,上行头面,善通鼻窍,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 载其具有祛风散邪除湿、通鼻窍的功效,常为传统中医治疗鼻炎的君药。病理学实验研究认 为,鼻炎、鼻窦炎的主要病因是机体感染病菌及机体抵抗力降低,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苍耳 子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 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治疗鼻炎的作用。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si)干燥根,具有清热燥 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为中药治疗鼻炎的主要药物之一。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黄酮类,其中含量较高的是黄芩苷。现代药理研究学表明黄芩苷具有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
鹅不食草为菊科天胡荽属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味辛性温,归肺经,有祛风、散 寒、通鼻塞之功效,用于治疗鼻塞不通、鼻渊流涕。《本草纲目》:“鹅不食草上达头脑,通鼻气 而落瘪肉;内达肺经而治痰疟,散疮肿;其除翳之功,尤显神妙。”
细辛为马兜铃目,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归心、肺、肾经,有祛风、 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为治疗鼻渊常用药物。《药品化义》:“细辛,若寒邪入里,而在阴经 者,以此从内托出。佐九味羌活汤,发散寒邪快捷,因其气味辛香,故能上升。入芎辛汤,疗目 痛后羞明畏日,隐涩难开。合通窍汤,散肺气而通鼻窍。佐清胃汤,祛胃热而止牙疼。此热药 入寒剂,盖取反以佐之之义也。”
儿茶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儿茶心材或去皮枝干煎制而成的干燥浸膏,性味苦涩,微寒, 归肺、心经,具有通窍解毒、生肌敛创之功效,可用于鼻炎的治疗。《本草权度》记载“鼻渊流 水:孩儿茶末,吹之,良。”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儿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 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病毒及某些真菌也有显著 抑制作用。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补气 固表、敛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驱风运毒之药 也……”。《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 则止。”《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现代研究证明,黄芪主要 成分为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在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 制剂中,黄芪成为一味重要中药。
冰片为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性味辛、苦,微寒,归肺、心、脾经。通 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本草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 痘陷,通诸窍,散邪火。”《本草经疏》称冰片“性善走窍,无往不达”。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冰片 为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可通过血脑屏障,为其开窍作用提供了依据。当浓度大于0.5%时对 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及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医学院,未经泰山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4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