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4259.9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7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飞;刘宇坤;利奕成;马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P19/02;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腰椎 突出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本病主要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由于腰 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或腰椎局部发生出血、 水肿甚至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神经根及局部组织疼痛等症状和体征。
本病属中医“腰腿痛”“痹证”等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对腰痛的描述,如《素问·刺 腰痛篇》载:“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肉里之脉, 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载:“腰痛拘急,牵引腿足”。中医药在治 疗过程中其机理多是通过活血化瘀等来加强新陈代谢,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周围软组织粘连; 减轻神经根水肿。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有增多趋势,而且越来越呈现年 轻化。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标本兼治,并发症少。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常 采用保守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逐渐成为临床主要的治疗手 段。在治疗中要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整体与局部兼顾,内治与外治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效 果。
中国专利申请201210038384.7公开了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 由五加皮、寻骨风、马钱子、苍术、石菖蒲、红花、苏木、甘草、补骨脂、菟丝子、龟板、 枸杞、附子、肉桂、白术、芡实、党参、当归、虎仗、丹皮、泽泻、白芍、刺蒺藜按一定量 制备而成,该发明药物具有补肾脾、益气血、祛风寒湿、清热解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 功效,但是该药物原料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该药物组合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消炎,理气止痛和强健筋骨的功效,还具有疗 效好,无毒副作用和服用方便等优点。此外,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制造工艺将该药物组合物 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制成方便易用的制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艾叶17-25份、铜骨七15-21份、马鞍藤13-18份、野海椒13-19份、伸筋草11-17份、 石筋草10-16份、淫羊藿9-13份、赤芍9-15份、栀子7-13份、木香8-12份、当归7-12份和 甘草7-11份。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艾叶17份、铜骨七15份、马鞍藤13份、野海椒13份、伸筋草11份、石筋草10份、 淫羊藿9份、赤芍9份、栀子7份、木香8份、当归7份和甘草7份。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艾叶25份、铜骨七21份、马鞍藤18份、野海椒19份、伸筋草17份、石筋草16份、 淫羊藿13份、赤芍15份、栀子13份、木香12份、当归12份和甘草11份。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艾叶22份、铜骨七18份、马鞍藤15份、野海椒15份、伸筋草14份、石筋草13份、 淫羊藿11份、赤芍12份、栀子10份、木香10份、当归9份和甘草9份。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被制成胶囊剂、片剂、散剂、口服液、颗粒剂或丸剂。
相应地,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按比例称取艾叶、铜骨七、马鞍藤、野海椒、伸筋草、石筋草、淫羊藿、赤芍、栀子、 木香、当归和甘草后混合,粉碎成粗粉,然后加入6-9倍药材重量的纯化水,煎煮2-3次, 每次1-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55-65℃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中药浸膏,即得 药物组合物。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将所得药物组合物制成临床需要的中药成品制 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止 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
铜骨七: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西南银莲花,以根状茎入药;味微苦,性温;归肺、肝、 脾、肾经;活血祛瘀,补肾壮阳。
马鞍藤:为旋花科番薯属植物二叶红薯,以全草入药;味辛、微苦,性湿;归肝、脾经; 祛风除湿,消痈散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4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光波导及光学模块
- 下一篇:导电接线片及包括该导电接线片的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