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减压装置常压塔常一线干点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3864.4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0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坤;牟善军;王春利;李杰;高新江;石宁;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装置 常压 一线 干点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减压装置常压塔常一线干点预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无常一线干点软测量方法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常减压装置常压塔常一线干点预测方法,用于通过登录预测系统,进行常一线干点的预测;所述预测系统安装于服务器上,服务器通过网线分别与实时数据库系统、LIMS系统的服务器相连,客户端为有权限的电脑和移动终端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常减压装置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减压装置常压塔常一线干点预测方法。
常减压装置中,从常压塔最高侧线出来的馏出物称为常一线。常压塔的常一线干点是常一线产品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其主要反映采出油品的轻重,所以其控制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常压塔原油的拔出率,同时影响后面的加工过程。当前,对于干点,还没有合适的仪表能够实时给出测量值,多数炼厂还是依赖于实验室的人工分析值。对于人工分析,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化验得出结果、再录入到LIMS系统,时间相当长,大约1h-2h;此外,人工分析的周期一般为每4h或者8h一次。因此,时间上的滞后非常严重,通过这样一个化验过程只能大概了解了之前操作条件下常一线产品的质量,根本无法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实时直接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术上有关于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预测精度不高、鲁棒性差的问题。在过程控制中,开发了许多软测量的方法,如一种常顶油干点在线软测量方法(申请号201110198455.5)、一种在线确定常压塔顶石脑油质量指标的软测量方法(申请号200710171116.1),利用各种不同的数学模型来估计干点值。然而还未有关于常一线干点软测量的应用专利。
软测量的基本思想是把自动控制理论与生产过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应用计算机技术,针对难于测量或暂时不能测量的重要变量(或称之为主动变量),选择另外一些容易测量的变量(或称之为辅助变量),通过构成某种数学关系来推断和估计,以软件来代替硬件(传感器)功能。这类方法响应迅速,能够连续给出主动变量信息,而且具有投资低、维护保养简单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尚无常一线干点软测量方法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常减压装置常压塔常一线干点预测方法。该方法用于常减压装置中,具有测试数据准确、测量结果更加贴近实际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常减压装置常压塔常一线干点预测方法,用于通过登录预测系统,进行常一线干点的预测;所述预测系统安装于服务器上,服务器通过网线分别与实时数据库系统、LIMS系统的服务器相连,客户端为有权限的电脑和移动终端;预测系统的工作步骤如下:
1)选择的辅助变量
根据现场操作工控制经验,考虑实际对常一线干点影响较大的相关辅助变量,包括常压塔的塔顶温度、塔顶压力、常一线抽出温度、常一线出再沸器温度以及常一线吹气量;
2)辅助变量原始数据的野值剔除
使用移动窗口中位值过滤器的方法,在线识别单个过程变量的异常点,剔除异常值,公式如下:
其中,过程变量在某一时刻的测量值,即这是该变量的“第个值”;是过程变量的时刻序号,即这是该变量的第几个;median是求中位值的函数,X*是数据的中位值,1.4826是系数,阀值t=3,移动窗口的大小取11个点,并对剔除的中位值使用计算出来的中位值填补;
原始数据经过野值剔除后,明显偏离附件时刻测量值的数据被剔除;
3)辅助变量噪音剔除
(1)小波方法初步去噪
测量信号的小波分解将原始数据分解为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其高频部分反映的是噪音干扰,而低频部分反映的是信号的真实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3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