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62930.6 | 申请日: | 2016-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0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美;刘聪聪;刘升永;刘月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河县金塘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金贸园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50/80;A23K10/26;A23K10/12;A23K10/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鲫鱼 肠炎 养殖 方法 | ||
1.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鱼塘的选建,选择面积在1600-1800平方米,深度1-1.5米,鱼塘底部有18-22厘米厚度 淤泥的池塘,塘内养鱼水体清澈,透明度达到36-40厘米;
鱼苗的选择,在投放鱼苗前,对鱼塘整体换水,并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每一百平方米 投放1200-1500尾鲫鱼苗,鱼苗规格40-60克;
日常管理,每10-14天更换一次鱼塘中水,每次更换鱼塘总水量的1/10-1/15,每6天投 喂一次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按其重量份由如下成分制备而成:马齿苋7-8份、紫草3-4 份、茜草5份、石榴皮5份、酒精20份、大青叶6-7份、蜂巢6-8份、胡黄连5-7份、地骨皮5-7份、 黄柏7-9份;
投喂食养,每天投喂一次食料,每次投喂量初始量为:每百平方米5kg食料,相隔一周 增加投喂量0.5kg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所述的对鱼 塘消毒杀菌所用制剂为84消毒液3-5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份、纯净水1600-1800 份混合配制而成,对鱼塘内淤泥表面及鱼塘壁进行均匀喷洒,一周后灌水即可投放鱼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鲫鱼肠炎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所述的食料 由牛粪50-60份、麦麸25-30份、新鲜畜禽内脏3-5份、米糠10-15份、诃子1份、陈皮3-5份、蛆 虫8-10份、蝉衣0.1-0.3份、蟋蟀2-4份制成,其配料步骤如下:
新鲜牛粪进行堆置发酵15天,温度控制在18-20℃,所述马粪是山林间放养马食用野 生中草药茎叶后所排泄的产物,在马养殖过程中,其饲料中各中草药茎叶含量占饲料重量 百分比为:马齿苋1-3%、凤尾草0.8-2%、板蓝根3-5%、柴胡1-1.5%、知母0.5-1%、蒲公英3-5%;
对发酵后牛粪加热烘干到含水量在30-40%,烘干温度110-120℃,加热时间30-40分 钟,在烘干的过程中牛粪要保持在搅拌状态,留作备用;
对新鲜畜禽内脏采用高压蒸煮70-90分钟,工作压力80-100千帕;
取诃子1份、陈皮3-5份、蛆虫8-10份、蝉衣0.1-0.3份、蟋蟀2-4份分别研磨成粉末,留 作备用;
取烘干成含水量在30-40%的牛粪、麦麸、蒸煮后的畜禽内脏、米糠、粉末状霉素、粉末 状陈皮、粉末状蛆虫、粉末状蝉衣、粉末状蟋蟀搅拌混合均匀,经制粒、脱水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河县金塘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金贸园分公司,未经五河县金塘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金贸园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29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菌包灭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中西医活血止痛贴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