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热处理杂质下料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2308.5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50 | 分类号: | F23G5/5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热处理 杂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热处理杂质下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时我国处理垃圾的方法多采用填埋,由于我国生活垃圾具有热值低、含水多等特点,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除了在填埋过程中产生难闻的气味以外,产生的渗滤液是垃圾填埋技术的难题,渗滤液的产生严重污染地下水,危害人类生存。
而热处理方式处理垃圾相对容易处理污染环境的热处理产物,在垃圾热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将垃圾热处理后的杂质排放掉,但是如果杂质排出量过多会造成炉内温度大幅度丧失,导致能源浪费,而杂质排出太少则会造成杂质堆积,影响垃圾热处理的效果,且排出后在杂质在储杂装置中分布不均匀。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垃圾热处理杂质下料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垃圾热处理杂质下料控制系统,包括上炉体、下炉体、排杂机构、杂质回收机构和控制机构;
上炉体安装在下炉体上方,上炉体内具有储杂腔,上炉体上设有连通储杂腔的入料通孔和出气通孔,上炉体对应入料通孔位置安装有入料门,上炉体上安装有第一鼓风机,第一鼓风机进气口与出气通孔连通;下炉体内具有热处理腔,热处理腔与储杂腔连通,下炉体上设有连通热处理腔的进气通孔;下炉体炉壁内设有导液腔,下炉体上还设有连通导液腔的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下炉体上安装有第二鼓风机,第二鼓风机出气口与进气通孔连通;
排杂机构包括排杂架和两个第一螺旋杆,排杂架安装在下炉体上,并穿过下炉体底部,排杂架上设有水平穿过排杂架的排杂通孔,排杂通孔位于下炉体下方,排杂架上还设有连通排杂通孔和热处理腔的导杂通孔,两个第一螺旋杆均可转动安装在排杂通孔内,并水平设置,两个第一螺旋杆轴线重合;
杂质回收机构包括储杂箱和第二螺旋杆,储杂箱安装在排杂机构下方,第二螺旋杆可转动安装在储杂箱内,并水平设置;
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装置和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杂腔内的压强,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和气压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控制装置通过气压传感器获取储杂腔内的压强,控制装置根据储杂腔内的压强控制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工作,使储杂腔为负压。
优选地,出气通孔绕上炉体螺旋设置,进气通孔绕下炉体螺旋设置。
优选地,控制机构还包括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热处理腔内氧气体积分数,气体传感器通信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预设有体积分数值;
控制装置通过气体传感器获取热处理腔内氧气体积分数,并根据热处理腔内氧气体积分数控制第二鼓风机工作,使热处理腔内氧气体积分数大于预设体积分数值。
优选地,下炉体上安装有导液管,导液管两端分别连接下炉体相对两侧的炉壁,并与导液腔连通。
优选地,杂质回收机构还包括两个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转动杆、多个档杂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杆可转动安装在储杂箱上,并水平设置,档杂板均安装在转动杆上,并绕转动杆轴线均匀分布,第一齿轮与转动杆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二螺旋杆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两个驱动装置的转动杆分别对应排杂通孔两端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垃圾热处理杂质下料控制系统还包括导气管,导气管上端与上炉体连接,并与储杂腔顶部连通,导气管下端与下炉体连接并连通热处理腔。
本发明通过在导液腔内注入水可以充分利用热处理腔内产生的热量,杂质通过导杂通孔落入排杂通孔后可以通过第一螺旋杆转动将杂质排出,第一螺旋杆排杂速度均匀,易控制排杂量,且排杂过程中使杂质相互碰撞产生磨碎,储杂箱内通过第二螺旋杆可以进一步提高杂质的粉碎程度,且有利于实现储杂箱内杂质均匀分布,控制装置和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和气压传感器配合可以有效的减少加料时废气通过入料通孔排出的可能,并减少了对入料门密封性的要求。本发明使用方便,能源利用充分,杂质排出量易控制,且杂质排出后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垃圾热处理杂质下料控制系统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垃圾热处理杂质下料控制系统,包括上炉体1、下炉体2、排杂机构、杂质回收机构、控制机构和导气管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23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使用的鼓泡式流化床焚烧装置及进行焚烧的方法
- 下一篇:高效清洁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