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垃圾燃烧的水循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2147.X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波;明永刚;李启仁;舒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G5/02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垃圾 燃烧 水循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燃烧的水循环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 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近4.5亿吨,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历年垃圾堆积存量超过60多亿吨, 垃圾侵蚀土地面积已超过5亿平方米。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 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
目前已有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有机堆肥、直接焚烧和水泥 窑共处置等,但是都很难在投资和回报上达到理想的状态。
另外,现有垃圾处理方法,往往忽视了垃圾污水的处理,或者对垃圾污水 进行分离后处理,提高了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垃圾燃烧的水循环 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垃圾燃烧的水循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垃圾处理炉,在垃圾处理炉底部点火后,向垃圾处理炉倒入垃圾 并覆盖在火焰上方;
S2、在存储有水的冷却水箱中安装导气管,从垃圾处理炉内燃烧位置上方 抽取垃圾处理炉内的混合气体,并将混合气体经过导气管后导入垃圾处理炉内 燃烧位置;
S3、将导气管内积聚的冷凝水导入预设的蒸馏水箱中;
S4、将垃圾处理炉内燃烧位置产生的尾气导入预设的水洗池内,并排放水 洗池溢出的尾气;
S5、将水洗池内的溶解有尾气中烟尘的混合液体中析出的沉淀物导入垃圾 处理炉;
S6、将冷却水箱中温度升高的水导入水洗池;
S7、将蒸馏水箱中降温后的水导入冷却水箱。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2A:向垃圾处理炉内燃烧位置导入供氧气体。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3A:设置炉渣收集箱,排放垃圾处理炉内燃烧产生的 炉渣和炉灰,并将炉渣从炉灰中分离处理后导入炉渣收集箱。
优选地,步骤S4具体为:将垃圾处理炉内燃烧位置产生的尾气经过炉渣收 集箱后导入预设的水洗池内。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4A中,对水洗池中溢出的尾气净化后排放。
优选地,步骤S5中,从水洗池底部将水洗池内内析出的沉淀物导入垃圾处 理炉,并通过安装在垃圾处理炉内的喷淋头喷洒到垃圾处理炉内最上层的垃圾 上。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垃圾燃烧的水循环方法,首先通过燃烧垃圾,利用垃圾 燃烧产生的高温对垃圾中的水分进行蒸发,然后通过低温冷凝对蒸发后的水蒸 气进行收集,实现了垃圾污水的净化回收,且成本低廉,易于操作。
本发明中,回收后的水进入蒸馏水箱进一步散温后被导入冷却水箱作为为 水蒸气提供低温的介质,实现了回收水的一次利用。冷却水箱中的水温度升高 后被导入水洗池作为水洗介质,实现了回收水的二次利用。水洗池中溶液浓度 上升达到饱和后析出的沉淀物被导入垃圾处理炉,沉淀物中的水分通过蒸馏进 行再次回收,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中,依次通过垃圾处理炉蒸发、导气管冷凝、蒸馏水箱散热、冷却 水箱过度、水洗池浑浊,对垃圾中的水分回收并循环利用,既解决了垃圾污水 处理的问题,又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垃圾燃烧的水循环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水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垃圾燃烧的水循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垃圾处理炉,在垃圾处理炉底部点火后,向垃圾处理炉倒入垃圾 并覆盖在火焰上方。垃圾覆盖在火焰上进行闷烧,使得垃圾燃烧相对温和,有 利于提高工作环境安全性。具体实施是,还可以在垃圾处理炉底部铺设一层炉 灰后,在炉灰上铺设燃料后点火。炉灰的铺设可对燃烧位置进行保温。本实施 方式中,垃圾处理炉在燃烧过程中,其内部维持在负压状态,可避免有害气体 溢出,同时避免易燃易爆物燃烧后产生爆炸现象。
S2、在存储有水的冷却水箱中安装导气管,从垃圾处理炉内燃烧位置上方 抽取垃圾处理炉内的混合气体,并将混合气体经过导气管后导入垃圾处理炉内 燃烧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2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油机除烟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耗能热解炉进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