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凸轮恒力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2022.7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0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强;李斌;叶北发;姚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25/10 | 分类号: | F16H25/10;F16H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 恒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力加载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凸轮恒力机构。
背景技术
恒力机构是一种在载荷产生位移时仍输出基本恒定作用力的装置,因其不满足胡 克定理,与传统的圆柱弹簧或其他弹性体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已广泛用于机械、核工业、国 防军事、仪器仪表等诸多需要恒力输出的领域,如机械加持机构、核电站管道、火炮自动机、 印刷机递纸机构等,对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而目前能够获得的恒力的方法 有:机电一体化控制,重力平衡等方法。机电一体化控制通过反馈作用可以实现力的精确控 制,但是一般情况下该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可靠性不高。重力平衡法通过重物受到的 重力作为恒力的输入,可以获得很高的精度,但是这种装置对安装位置要求较高,难以满足 实际应用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恒力机构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 单、可靠性高的凸轮恒力机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凸轮恒力机构,包括基座和凸轮机构:基座由盖板、外壳和底盘组成;盖 板、外壳和底盘依次固连;凸轮机构由螺钉、弹簧、推杆、滚子和凸轮组成;所述螺钉、弹簧、 和推杆依次连接,螺钉通过螺纹与外壳的底部旋合,凸轮与凸轮轴固连并安装在外壳的内 部,滚子安装在推杆的顶部并且与凸轮接触;凸轮的轮廓线满足滚子凸轮中心产生的力矩 在凸轮转动时保持恒定的条件。
上述方案中,该凸轮恒力机构还包括转盘,转盘与凸轮轴固连并安装在外壳的外 部。
上述方案中,转盘上缠绕有用于对外输出恒力的钢丝绳。
上述方案中,外壳的内部还安装有轴承,轴承以推杆为中心在凸轮的工作平面上 对称布置,并且轴承与推杆接触。
本发明所述的凸轮恒力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凸轮位于初始位置时,调节螺钉对弹 簧施加一定的预紧力(预紧力的大小根据凸轮初始位置确定),弹簧通过推杆和滚子对凸轮 施加压力,而压力作用线不经过凸轮中心,压力便会对凸轮中心产生力矩。凸轮转动时,弹 簧的弹力随压缩量变化而变化,通过设计合理的凸轮轮廓线,让凸轮中心到压力作用线的 力臂相应发生变化,使力与力臂的乘积保持恒定,从而获得恒力矩,恒定的力矩通过凸轮 轴-转盘-钢丝绳对外输出恒定拉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纯机械结构,可靠性高2.采用凸轮力矩恒定 原理,原理与结构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3.不是通过重力产生恒力,不受安装位置的限 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凸轮恒力机构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凸轮恒力机构的外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凸轮恒力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凸轮式恒力机构的凸轮轮廓线图。
图中,1盖板;2外壳;3凸轮轴;4凸轮;5滚子;6推杆;7轴承;8弹簧;9螺钉;10底盘; 11转盘;12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凸轮恒力机构,包括基座和凸轮机构:基座由盖板1、 外壳2和底盘10组成;盖板1、外壳2和底盘10依次固连;凸轮机构由螺钉9、弹簧8、推杆6、滚 子5和凸轮4组成;所述螺钉9、弹簧8、和推杆6依次连接,螺钉9与外壳2的底部螺纹旋合,凸 轮4与凸轮轴3固连并安装在外壳2的内部,滚子5安装在推杆6的顶部并且与凸轮4接触;外 壳2的内部还安装有轴承7,轴承7以推杆6为中心在凸轮4的工作平面上对称布置,并且轴承 7与推杆6接触起到支撑的作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凸轮恒力机构,还包括一个与凸轮轴3固连的转盘11, 转盘11安装在外壳2的外部,外缘缠绕着钢丝绳12,用于对外输出恒定的拉力。
如图3(a)所示,弹簧8对推杆6产生弹力,由于弹力的作用,与推杆6连接的滚子5会对凸轮4施加压力,压力作用线并不经过凸轮4的中心点O,因此该压力会对凸轮4的中心产生一个力矩,通过合理设计该凸轮4的轮廓线,可以使得该力矩在凸轮4受到外力而转动时仍保持恒定,经计算可以得出该凸轮的轮廓线为螺旋线形式。如图3(b)所示,恒定的力矩通过半径为的转盘,对外输出恒力。当恒力矩一定时,变换转盘的半径,便可得到不同的恒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2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管检测用传动装置
- 下一篇:直升机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