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的切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1222.0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0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谋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谋遵 |
主分类号: | B28D1/22 | 分类号: | B28D1/22;B28D7/04;B28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99 福建省泉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石材 切割 流水线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材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的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线桥式石材切割机是目前一种很常见主流的石材机械,该机械目前现状如下:
1.需要人工测量石板的尺寸。
2.需要人工对刀。
3.需要人工排版。
4.需要人工在机器上逐个输入订单规格。
5.切割过程中订单完成情况靠人工用纸笔记录。
6.无法记录人工排版的情况。
7.无法知道实际的石材利用率。
8.切割过程中需要人工搬动石板进行避让。
9.上板需要人工使用单臂吊或者行车,切割后需要人工逐个把石板从切割平台搬下来。
总之,传统红外线桥式石材切割机存在如下问题:
1.大量依赖人工,特别是排版对人工有经验要求。
2.人工效率低下,容易出错。
3.生产过程无法进行回溯管理。
4.石材利用率无法保证,依赖于人工的经验。
5.对人工的体力要求较高,容易被砸伤,生产过程危险性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及其切割方法,引入了机器视觉及机器人技术,结合生产过程管理思想,对传统机器进行改造升级,增加一套智能设备对接到原来的机器上,转变成为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切割效率和石材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包括工控机、传送带、工业相机、相机固定支架、圆盘锯机头基座、圆盘锯机头、横梁、一对横梁导轨、吸盘机械手、吸盘机械手台车、码垛机器人及余料收集装置;所述的传送带水平设置,所述的吸盘机械手台车设置在所述的传送带的始端,未切割的石板通过所述的吸盘机械手台车置于所述的传送带上;所述的码垛机器人设置在所述的传送带的末端,切割后的石板通过所述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并传输;所述的工控机设置在所述的传送带的中部一侧;所述的传送带的中部为待切割区域,所述的工业相机通过所述的相机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的传送带的待切割区域的上方;所述的一对横梁导轨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传送带的中部,所述的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横梁导轨的顶部,所述的横梁水平设置在所述的传送带的上方,并沿所述的一对横梁导轨水平滑动;所述的圆盘锯机头基座设置在所述的横梁的中部,所述的圆盘锯机头基座向下竖直延伸并与所述的圆盘锯机头连接,所述的圆盘锯机头位于所述的传送带的待切割区域的上方,且所述的圆盘锯机头与所述的横梁同步滑动;所述的吸盘机械手设置在所述的圆盘锯机头基座的底部,位于所述的圆盘锯机头的一侧;所述的工控机分别与所述的工业相机、圆盘锯机头、吸盘机械手台车及码垛机器人连接;所述的余料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的传送带的末端,位于所述的码垛机器人的后方。
上述的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其中,还包括光照装置,所述的光照装置吊装在传送带的上方或安装在所述的一对横梁导轨的顶部内侧。
上述的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其中,所述的工控机内设智能软件装置,所述的工控机上设有自动排版按钮,所述的工控机上嵌装有触摸式显示屏。
上述的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其中,所述的相机固定支架固定设置在圆盘锯机头基座上,并与所述的横梁在所述的传送带的上方同步滑动。
上述的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其中,所述的相机固定支架通过单臂吊固定在所述的传送带的上方。
上述的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其中,所述的码垛机器人上设有带吸盘的机械手,所述的码垛机器人自带工业相机。
上述的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其中,所述的工业相机设置在所述的传送带的上方,位于所述的吸盘机械手台车与所述的圆盘锯机头之间。
一种智能石材切割流水线的切割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U盘或者网络把订单传到所述的工控机。
步骤2:所述的工控机控制所述的吸盘机械手台车把石板放到所述的传送带上并传送到待切割区域。
步骤3:点击所述的工控机的石板轮廓按钮启动所述的工业相机获得石板和所述的传送带待切割区域的照片,所述的工控机分析得到石板轮廓。
步骤4:点击所述的工控机的排版按钮进行自动排版,所述的工控机给出石材利用率信息,并记录下每次切割排版图。
步骤5:若存在较大块的边角料可继续利用,在所述的工控机的触摸式显示屏上选择所述的传送带的待切割区域的每一块边角料重新进行轮廓识别和排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谋遵,未经李谋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1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