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野外勘测的便携式元素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60009.8 | 申请日: | 2016-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5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郑培超;曾笑波;王金梅;巩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7 | 分类号: | G01N21/67;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周庆路 |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等离子体 数据处理系统 产生系统 分选系统 进样系统 控制系统 电解液 光路 滤光 元素分析仪 野外勘测 可用 采集 金属元素分析 辉光放电 酸化样品 野外检测 自动检测 放电 检测 光谱 载气 野外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野外勘测的便携式元素分析仪,包括:进样系统,电解液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系统,光路收集和滤光分选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进样系统将样品引入电解液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系统进行辉光放电发出元素光谱,由所述光路收集和滤光分选系统采集并传至数据处理系统,最后由所述控制系统进行显示与采集,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进样系统、电解液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系统、光路收集和滤光分选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提前酸化样品,无需载气,放电更为稳定,操作简便,设备便宜和体积较小的金属元素分析装置。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自动检测,操作简单,野外适应性强,大大提高野外检测速度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元素分析装置,具体的为一种用于液体样品在线检测的体积较小,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的便携式元素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中金属元素检测方面,传统检测方法如络合滴定法、电化学法、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法等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与不足,具体表现为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预处理操作复杂及不易实现对水中金属元素的实时连续检测,而近几年兴起的电解液辉光放电技术恰恰可以弥补这些缺点。其基本结构为:电解质溶液通过进样装置经一根竖直导管的一端导出,形成喷泉,而在导出端上方附近用金属电极加上一定正电压,从而产生放电等离子体。Webb等从缩小阴极表面积,减小等离子体体积等方面对放电系统进行改进,采用“J”型导流式结构,所构建的系统放电所需试样体积减小,且降低了外部电路功率,而系统对金属元素的检测能力则大大提高,可达到μg/L及以下。
但是目前针对电解液辉光放电技术研究方面,其光谱探测部分均采用光谱仪进行采集和处理,比如采用单色分光仪与光电倍增管作为探测器的组合光谱仪或采用便携式光谱仪等,使得整套检测设备体积偏大、成本偏高,降低了依托电解液辉光放电原理的金属离子检测仪器的便携性,从而限制了电解液放电放电光电检测技术获得普遍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便携式金属元素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用于野外勘测的便携式元素分析仪,包括:进样系统,电解液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系统,光路收集和滤光分选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进样系统将样品引入电解液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系统进行辉光放电发出元素光谱,由所述光路收集和滤光分选系统采集并传至数据处理系统,最后由所述控制系统进行显示与采集,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进样系统、电解液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系统、光路收集和滤光分选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的电解液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系统包括锂电池与变压器构成的电源、变压器和辉光放电原子化器。
所述的进样系统包括两个用以分别将未酸化样品和标准酸溶液泵入缓冲腔的单通道蠕动泵,一端与所述的缓冲腔连通另一端连接至电解液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系统的毛细玻璃管的导管,多个被容纳在所述的导管内的缓冲球,以及等离子体辅助产生装置,所述的等离子体辅助产生装置包括串接在导管和毛细玻璃管间的气囊,设置在所述的气囊上且与所述的控制系统可控连接的电控注射阀,所述单通道蠕动泵的转速分别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的光路收集和滤光分选系统集成于笼式共轴系统上,包括依次沿光路设置的双凸透镜(2),空间滤波器(3),前平凸透镜、窄带滤光片和后平凸透镜,所述的电解液放电等离子体发出的发射光谱由位于等离子体后的双凸透镜收集并汇聚成像到位于双凸透镜(2)后的空间滤波器(3),空间滤波器(3)选出等离子体中金属元素的主要放电发光区负辉光区,再由位于空间滤波器(3)后f2处的前平凸透镜(4)将负辉光区的平行光式光谱汇聚到窄带滤光片(5),再由后平凸透镜(6)将选定金属元素特征光谱收集汇聚到位于后平凸透镜(6)后的光电倍增管的光敏面上,其中双凸透镜的焦距为3cm~10cm,f2为前平凸透镜的焦距,f2为3cm~10cm,后平凸透镜结构与前平凸透镜完全相同,所述双凸透镜和平凸透镜均为熔融石英材料制成。
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光电倍增管、电流放大器和数据采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0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