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LM成形的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8704.0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3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顾冬冬;马成龙;戴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32/00;B22F9/04;B22F1/00;B22F3/105;B33Y10/0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lm 成形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SLM成形的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纳米复合材料是由铝基纳米复合粉末经SLM成形获得;所述铝基纳米复合粉末包括陶瓷相、稀土相和铝基体相,其中,粉末中稀土相含量在0.3-0.8wt%,陶瓷相含量在4-6wt%,其余为铝基体相;SLM成形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在100-130W之间,扫描间距为50μm以及铺粉层厚为30μm;有效体能量密度控制在288-398.65J/mm3;其中,有效体能量密度为ωeff,
其中P为激光功率,υ是扫描速度,s是扫描间距,h为铺粉层厚,ηeff为有效激光吸收率,
ηeff=B(A*η1*ζ1+η2*ζ2);
其中ζ1表示铝基体相的比表面积分数和ζ2表示陶瓷相的比表面积分数,η1代表铝基体相的激光吸收率和η2代表陶瓷相的激光吸收率,以及A表示添加的稀土相对铝基体相激光吸收率的修正系数,取1.04,B为整体吸收率的一个修正系数,取0.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M成形的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相为La、Nd、Sm或Y,平均粒径范围为10-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M成形的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相为TiC或SiC,平均粒径范围在10-30nm,纯度在99.9%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M成形的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基体相为亚共晶铝硅合金,其中硅的质量分数在6.8-10.5wt%,其他杂质含量控制在0.1wt%以下,其余均为Al成分,平均粒径范围在15-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SLM成形的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高能球磨制备铝基纳米复合粉末阶段和铝基纳米复合粉的SLM成形固化两个阶段:
(i)机械高能球磨制备铝基纳米复合粉末阶段:将稀土相和铝基体相进行配比混合,得到混合粉末a;将混合粉末a置于球磨机中,对球磨罐进行连续抽真空并用氩气将残余空气排尽,之后向罐中通入氩气,气压控制在0.5MPa;对混合粉末a进行间歇式球磨,得到复合粉末b;秤取陶瓷相粉末与复合粉末b混合进行二次间歇式球磨,最终得到铝基纳米复合粉末;
(ii)铝基纳米复合粉末的SLM成形:
(1)在计算机中利用CAD软件构建三维实体几何模形并通过路径规划软件进行分层切片,每层设定30μm;
(2)在成形腔体内铺放成形铝基板,并在粉料缸中倒入已制备好的铝基纳米复合粉末,密封腔体同时开启循环除气净化系统;
(3)建立加工任务,并设定铺粉厚度为30μm,粉料每层供应为60μm;
(4)成形过程中铺粉装置首先在粉床上均匀铺置一层厚度在30μm铝基纳米复合粉末,随后激光束根据计算机模形的分层路径优化数据,对已铺置的粉层进行逐行扫描,形成二维平面;每层扫描完毕后,成形缸下降一个粉层高度,铺粉缸则上升一个粉层高度再度铺粉,激光束根据几何模形信息进行下一层的扫描,直至最终完整的实体被成形加工完毕,得到铝基纳米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SLM成形的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式球磨采用的为行星式高能球磨机,球磨介质为陶瓷球,球磨罐采用陶瓷罐体,球磨过程中的球料比为10:1,球磨转速在250-350r/min,球磨时间则控制在4-8h,同时每球磨15min,冷却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5一种基于SLM成形的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LM成形是在高纯氩气保护气氛环境中进行的,成形过程中维持在正压0.9-1.2at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87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电芯自动分选机及扫码机构
- 下一篇:极板冲洗铅泥水中铅泥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