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7650.6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许乃霞;杨益花;单建明;蒋宝南;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草莓 水肥 一体化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尤其涉及了一种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棚草莓栽培中,施肥方法尤为重要。传统的施肥方式往往只注重有机肥和腐殖酸复合肥,或者只补充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而且施肥与灌溉分开进行,肥料不容易被植物的根部吸收,施肥方式后期容易造成脱肥,肥量不足导致后期采收的产量明显减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提高了草莓的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定植:先选择大棚,并安装滴灌施肥系统,再整地、施基肥、起垄,并对生产苗定植;
(2)地膜覆盖:先选择地膜,然后进行覆膜;
(3)棚期管理:选择扣棚时间,进行温湿度管理、植株管理、激素处理、辅助授粉的工作;
(4)水肥管理:灌水、追肥;
(5)病虫防治;
(6)采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滴灌施肥系统包括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所述水源包括地下水、库水、河水;所述首部枢纽包括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设备和仪表;所述输配水管网包括干管、支管和滴灌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滴灌施肥系统的肥料选用滴灌施肥专用肥料或常规肥料,所述滴灌施肥专用肥料为施美特、河南尚氏水溶性肥料、云河乐施特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常规肥料为尿素、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铵钙、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硝酸钾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滴灌施肥系统使用前用清水冲刷管道,施肥后用清水继续灌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选择的大棚为宽度6~8m、长度40~60m、镀锌薄壁钢管大棚;在对生产苗定植时每垄双行,行距30cm,株距15cm~18cm,每667㎡栽植9500~11000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地膜选用0.03mm~0.05mm厚的黑色地膜,覆膜前先将地面杂草清除干净,整平畦面,清除老叶;覆膜时,先将四周拉紧固定好,在地膜上开口,将幼苗从开口处拉出,地膜要紧贴地面,且覆膜时日平均温度低于2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选择扣棚时间进行扣大棚薄膜,该大棚薄膜选用聚乙烯无滴薄膜,当外界最低气温在5℃~8℃时,需要扣上二道膜加强保温;进行温湿度管理工作:温度应控制在5℃~30℃;进行植株管理工作:草莓生长发育期间,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新抽生匍匐茎、无效花蕾,保持有效叶片4-6叶,采收后,及时摘除残留花枝、病叶、老叶,以促进草莓二茬果的生长发育;进行激素处理工作,在顶花序现蕾30%时和侧花序抽生期,用赤霉素5~8mg/L,每株5mL,共1~2次,并保持较高温度,以促进植株生长和花序拉长;进行辅助授粉工作:花前一周在大棚中放入蜜蜂,蜜蜂数量与草莓的株数相同,喷施农药时,蜂箱需取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4)中灌水工作:定植时浇透水,定植后1周内每天灌水一次直至秧苗成活为止;草莓定植成活后至现蕾,每周灌水1~2次,每次667㎡用水量6~8m3;现蕾开花后结合施肥灌水,使得土壤相对温度保持在50%~6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4)中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现蕾开花后利用比例式施肥器开始追肥,每隔10~15天灌施一次,每次用水量3.5~4.5m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大棚草莓在施用有机肥和腐殖酸复合肥的前提下,借助滴灌施肥系统,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适时适量的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高效利用,进一步提高了草莓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滴灌施肥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定植:先选择大棚,并安装滴灌施肥系统,再整地、施基肥、起垄,并对生产苗定植;
(2)地膜覆盖:先选择地膜,然后进行覆膜;
(3)棚期管理:选择扣棚时间,进行温湿度管理、植株管理、激素处理、辅助授粉的工作;
(4)水肥管理:灌水、追肥;
(5)病虫防治;
(6)采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于北方城市绿化林下的绿化方法
- 下一篇:毛球参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