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7466.1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4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彩丽;姚保同;汪鲁建;刘斯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8 | 分类号: | H01H50/08;H01H50/64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 ||
为克服现有继电器存在该导通时触点不导通或触点该分离时仍然粘接导致继电器失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绝缘罩、两个静触桥、动触桥、驱动轴和驱动结构;绝缘罩顶部内表面设有导电层;继电器包括辅助导通结构和辅助检测结构;辅助导通结构包括导电件和在下方弹性支撑导电件的弹性件;导电件设于驱动轴上,驱动轴向上运动带动动触桥与静触桥导通,且导电件与导电层导通;驱动轴向下运动带动动触桥与静触桥断开,且导电件与导电层断开;辅助检测结构包括第一辅助端子和第二辅助端子;第一辅助端子电连接至导电层;第二辅助端子电连接至导电件。本发明提供的继电器可通过辅助检测结构外接辅助检测线路快速检测出上述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继电器一般包括绝缘罩、两个静触桥、动触桥、驱动轴和驱动结构;所述两个静触桥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罩上;所述驱动轴的上端伸入所述绝缘罩内,所述动触桥通过绝缘部件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端;所述驱动结构安装在所述驱动轴的下端,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动触桥运动,使所述两个静触桥与所述动触桥吸合或者断开。上述静触桥和动触桥接触的点称为触点,静触桥上的触点称为静触点,动触桥上的点称为动触点。
驱动结构一般有动铁芯、静铁芯和线圈、轭铁、复位弹簧等组成,在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动铁芯在电磁吸力作用下带动驱动轴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向上运动,驱动轴带动动触桥与固定在绝缘罩上的静触桥接触,继电器导通;当线圈断电时,静铁芯产生的电磁吸力消失,复位弹簧带动驱动轴向下运动,使动触桥和静触桥分离,继电器不导通。
然而,申请人在研发和生产继电器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继电器时有发生继电器该导通时触点不导通,或触点该分离时触点仍然粘接的故障,导致继电器失效,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继电器时有发生该导通时触点不导通,或触点该分离时触点仍然粘接的故障,导致继电器失效,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继电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绝缘罩、两个静触桥、动触桥、驱动轴和驱动结构;所述两个静触桥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罩上;所述驱动轴的上端伸入所述绝缘罩内,所述动触桥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部;所述驱动结构安装在所述驱动轴的下端,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动触桥运动;所述绝缘罩顶部内表面具有可供所述驱动轴顶端伸入的避让部;所述绝缘罩顶部内表面还设有导电层;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辅助导通结构和辅助检测结构;所述辅助导通结构包括弹性件和导电件;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导电件下方弹性支撑所述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可沿所述驱动轴运动的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的向上运动可带动动触桥与静触桥导通,同时带动导电件与所述导电层接触导通;所述驱动轴的向下运动可带动动触桥与静触桥断开,同时带动导电件与所述导电层脱离断开;所述辅助检测结构包括第一辅助端子和第二辅助端子;所述第一辅助端子设置于所述绝缘罩顶部并电连接至所述导电层;所述第二辅助端子电连接至所述导电件。
本发明提供的继电器,在现有继电器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检测结构,使用时将第一辅助端子和第二辅助端子与外接的辅助检测线路相接。当驱动轴向上运动使动触桥与两个静触桥同时接触,继电器导通。此时,导电件随驱动轴同步上移并与导电层接触导通,第一辅助端子通过导电件和驱动轴与第二辅助端子导通。当驱动轴向下运动,使动触桥与两个静触桥同时分离,继电器断开。此时导电件随驱动轴同步下移并与导电层脱离。第一辅助端子与第二辅助端子断开。如此,当出现继电器该导通时触点不导通,或触点该分离时触点仍然粘接的故障时,可以通过该辅助检测线路快速检测出上述故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由于继电器失效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为导体;所述导电件电连接至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二辅助端子设置于所述驱动结构上并与所述驱动轴电连通。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导电的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导通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辅助弹簧下方的导电固定件;所述导电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动触桥上方的驱动轴上;所述辅助弹簧两端分别抵止于所述导电固定件和导电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递包装防震式缓冲气柱袋的自动充气机
- 下一篇:一种便携苹果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