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NG管线过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7240.1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0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毕晓星;彭延建;屈长龙;张超;陈团海;段品佳;刘永浩;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7/00 | 分类号: | F16L7/00;F16L53/34;F16L53/35;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g 管线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输送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LNG管线过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LNG,Liquefied Natural Gas)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由天然气在常压下冷却至-162℃得到。液化天然气的密度约为450kg/m3,体积约为气态时的1/600。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主要由储罐区、码头区、工艺区、气化区、公用工程区等组成,储罐区和码头区之间的LNG管线均需通过防波堤。目前通常采用修建栈桥的方法,使LNG管线从堤上跨越,管线造价较高。另外,由于可利用岸线减少、陆域缺乏,LNG接收站选址变得越来越困难,迫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接收站的建设往往需要考虑与其他工程项目或地形的交互,LNG管线可能需要穿越既有的建(构)筑物或其他障碍物。因此,如果能将LNG管线设计为穿越防波堤的形式,LNG管线在设计难度和造价方面将会得到显著的降低。
穿越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比如接收站海水取排水口的设计,就属于穿越问题。但由于LNG管道的低温特性,使各工程公司在面对LNG管线的穿越问题时都慎之又慎。此外,穿越施工对土体及周围环境扰动的影响是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对于LNG管线穿越工程来说,还需考虑工后效应,即后期的土体及结构变形是否会对LNG管线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对于LNG管线的穿越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但随着LNG行业的不断发展、LNG沿江沿海转运站和卫星站等的进一步开拓,必然越来越多的涉及到LNG管线穿越的问题。因此就LNG管线穿越的影响开展研究,提出合理的LNG管线过堤方法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NG管线过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LNG管线的低温特性对土体及周围环境扰动的影响,实现LNG管线的穿越过堤,显著降低LNG管线的设计难度和造价,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LNG管线过堤系统,适用于土质、石砌或者混凝土材质的堤坝,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叠放设置在所述堤坝顶部的箱涵,设置在所述箱涵两侧的斜坡,从所述箱涵中穿越通过所述堤坝的LNG管线,设置在所述堤坝顶部和所述箱涵的底板之间的电伴热系统,设置在所述电伴热系统和所述箱涵的底板之间的垫层,和设置在所述箱涵外侧的防水层。
一种LNG管线过堤系统,适用于土质堤坝,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堤坝内部并穿过所述堤坝的箱涵,从所述箱涵中穿越通过所述堤坝的LNG管线,设置在所述堤坝的内部土体和所述箱涵的底板之间的电伴热系统,设置在所述电伴热系统和所述箱涵的底板之间的垫层,和设置在所述箱涵外侧的防水层。
一种LNG管线过堤系统,适用于土质堤坝,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直接从所述堤坝内部穿过的LNG管线,和包裹所述LNG管线外部的防水垫。
所述箱涵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箱涵长度在5~50m之间,宽度在5~20m之间,高度在1~3m之间,壁板厚度在10~100mm之间;根据尺寸不同,所述箱涵采用单洞口或多洞口的型式,所述洞口之间用壁板或者立柱隔开,并在应力集中部位设置倒角。
所述防水层采用防水卷材加土工布或无纺布的形式。
所述防水垫是混凝土层或金属材料层。
所述LNG管线包括内层管壁、绝热层和外层管壁,所述绝热层采用保冷材料制成。
一种LNG管线过堤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堤坝承载力检测:预估堤坝各土层在建造LNG管线过堤系统后的土体承载力,如果堤坝各土层的预估土体承载力均未达到承载力限值,进行步骤3);如果堤坝某些土层的预估土体承载力超过了承载力限值,进行步骤2);
2)堤坝加固:计算堤坝中承载力限值未达到预估土体承载力的土层的置换系数,当置换系数为1时,选择满堂加固;当置换系数小于1时,选择抽条加固;
3)施工放样:按照LNG管线过堤系统的施工图纸完成LNG管线过堤系统各结构物在堤坝上的测设,对箱涵的纵轴线、横轴线进行精确定位,确定施工位置范围;
4)清理堤坝顶部施工范围内的杂物,将堤坝顶部施工范围内的地面整平;
5)在堤坝的顶部铺设电伴热系统:根据LNG管线的具体尺寸,确定电伴热系统的横向和纵向尺寸,电伴热系统的横向尺寸两侧大于LNG管线的横向尺寸0.5米以上,纵向尺寸与箱涵的纵向尺寸相同;
6)垫层施工:在电伴热系统上采用木方支模,随后浇筑素混凝土,并抹平静置,直到达到混凝土终凝,形成垫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