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钮盒束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7106.1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5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坚江;唐海波;易法春;毛犇;赖济民;胡钱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钮盒 束线结构 互感器 线路板 有效约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钮盒束线结构,包括端钮盒(1)、互感器(2)以及线路板(3),所述的端钮盒(1)与互感器(2)连接;所述的互感器(2)还与线路板(3)通过导线(4)连接;所述的端钮盒(1)上还设有用于防止导线(4)跑出的束线结构。上述端钮盒束线结构能够对导线进行有效约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端钮盒束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端钮盒束线结构包括端钮盒、互感器以及线路板,所述的端钮盒与互感器连接;所述的互感器还与线路板通过导线连接。上述结构的端钮盒束线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由于电能表内存在一些具有发热量较大的器件,因此无约束的导线在碰触到这些器件时,很容易损坏导线外部的塑料套,从而造成电能表的短路,进而损坏电能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导线进行有效约束的端钮盒束线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端钮盒束线结构,包括端钮盒、互感器以及线路板,所述的端钮盒与互感器连接;所述的互感器还与线路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端钮盒上还设有用于防止导线跑出的束线结构。
所述的束线结构包括多块束线块,所述的多块束线块上均设有一凹槽,所述的多个凹槽的开口朝向不相同。
所述的束线块为四块;四块束线块为第一束线块、第二束线块、第三束线块、第四束线块;所述的第一束线块、第二束线块、第三束线块设置在端钮盒的底部;所述的第四束线块设置在端钮盒的侧部;所述的第一束线块、第三束线块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束线块的高度低于第一束线块、第三束线块的高度;所述第四束线块的开口朝向端钮盒的本体外。
所述的第一束线块、第三束线块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二束线块的开口朝上。
所述的端钮盒上还设有一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上设有一固定凹槽,所述的固定凹槽内设有一具有导电针的塑料块,所述的导线穿过固定凹槽且与塑料块内的导电针电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端钮盒束线结构的端钮盒上还设有用于防止导线跑出的束线结构,该束线结构能够防止导线跑出,从而防止导线碰触到这些器件,进而避免损坏导线外部的塑料套,从而防止导线造成电能表的短路,进而保证了电能表不被损坏,保证了电能表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端钮盒束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端钮盒,2、互感器,3、线路板,4、导线,5、凹槽,6、第一束线块,7、第二束线块,8、第三束线块,9、第四束线块,10、固定块,11、固定凹槽,12、导电针,13、塑料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端钮盒束线结构,包括端钮盒1、互感器2以及线路板3,所述的端钮盒1与互感器2连接;所述的互感器2还与线路板3通过导线4连接;所述的端钮盒1上还设有用于防止导线4跑出的束线结构。
所述的束线结构包括多块束线块,所述的多块束线块上均设有一凹槽5,所述的多个凹槽5的开口朝向不相同。
所述的束线块为四块;四块束线块为第一束线块6、第二束线块7、第三束线块8、第四束线块9;所述的第一束线块6、第二束线块7、第三束线块8设置在端钮盒1的底部;所述的第四束线块9设置在端钮盒1的侧部;所述的第一束线块6、第三束线块8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束线块7的高度低于第一束线块6、第三束线块8的高度;第一束线块6的凹槽的中心线、第三束线块8的凹槽的中心线与第二束线块7的凹槽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四束线块9的开口朝向端钮盒1的本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