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口鼻腔食道导通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7071.1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1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郭晓斌;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涛;郭晓斌;高宏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1;A61M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地址: | 214023 江苏省无锡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腔 食道 导通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导引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时,往往需对部分病人留置鼻胆管 进行胆管内胆汁引流。留置鼻胆管时,先通过口腔用十二指肠镜经消化道将鼻胆管的一端 置于胆道内,另一端留在口腔外,再经口鼻转换将鼻胆管从鼻腔引出,以减轻病人留置鼻胆 管的不适程度。
在进行鼻胆管的口鼻转换时,通常的做法是:将一根具有一定弹性的鼻导管一端 从鼻腔插入至口腔内,再用手将其从口腔拉出并与留在口腔外的鼻胆管对接,也就是将鼻 胆管的一端插入鼻导管的一端相互衔接,然后牵拉留在鼻腔外的鼻导管另一端并将鼻导管 从鼻腔抽出,鼻胆管即随鼻导管由口腔转至鼻腔并从鼻腔伸出,将鼻胆管一端从鼻导管拔 出,从而完成口鼻转换过程。
鼻胆管口鼻转换的难点在于鼻导管一端的置入和从口腔的取出:(1)鼻导管插入 深度不易掌握,过深可能会触及或插入声门而导致呛咳甚至喉痉挛等风险;(2)鼻导管的一 端从口腔的取出用的是手指夹持或锁环嵌套,操作困难;(3)鼻导管的一端从口腔的取出操 作时增加病人的痛苦,还可能导致损伤;(4)操作中病人不能耐受而闭嘴时很可能会咬伤操 作者手指,甚至引发传染病;(5)鼻导管的一端从口腔的取出时由于口腔较深,照明不足影 响操作者观察,进而造成增加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经口鼻腔食道导通器,通 过鼻腔导引管形成经外鼻孔至口腔的导引通道,通过导引通道便捷快速的将导引芯经口导 出。导引芯能传播尾端的光线,既便于手术医师对鼻腔导引管出后鼻孔时精确定位,又对口 腔深部照明,便于手术医师操作。在解剖特殊的患者,导引芯头端设置的弹性环和勾杆配合 使用,也能轻易完成导引操作。鼻腔导引管和导引芯亲水涂层设置,能减小摩擦力,减小患 者不适及损伤。该发明解决了经口外将鼻胆管导入鼻腔内的操作难题,减轻了患者不适,降 低了医务人员操作难度,及时在特殊解剖病人也能使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
所述一种经口鼻腔食道导通器,包括用于置入鼻咽腔道内在外鼻孔和后鼻孔出口 处建立通道的柔质鼻腔导引管和用于经口腔引导鼻胆管进入鼻腔的弹性导引芯。所述鼻腔 导引管内设置用于导引弹性导引芯的导引腔,所述导引腔在鼻腔导引管头端设置为J形弯 曲,所述J形弯曲的两端成15°—90°夹角。所述弹性导引芯受力后在受力部位能弯曲,受力 消失后能快速复原。所述弹性导引芯截面和导引腔的截面相匹配,所述弹性导引芯能置入 导引腔内沿导引腔长轴顺利滑动。所述弹性导引芯沿导引腔出J形弯曲后在J形弯曲的两侧 近端成15°—90°夹角。
所述弹性导引芯为导光材料制成的直线外形导芯,在所述弹性导引芯头端1-2cm 以外的外侧壁涂设反光材料。所述弹性导引芯尾端设置可脱卸光源,所述光源能与弹性导 引芯尾端临时连接。
所述弹性导引芯的头端设置用于临时连接鼻胆管的导引接口,所述导引接口能与 鼻胆管尾端匹配连接。
所述弹性导引芯头端设置弹性环,所述弹性环能收纳在鼻腔导引管的导引腔内, 所述弹性环出导引腔后能快速回复为环状结构。
所述鼻腔导引管在导引腔头端J形弯曲的开口部位一侧的鼻腔导引管外侧面设置 与鼻腔导引管长轴平行的定位线。
所述经口鼻腔食道导通器还包括用于经口伸入口咽部位勾出弹性环的勾杆,所述 勾杆一端设置软质勾头,另一端设置手持柄。
所述勾杆临近勾头一侧设置发光体,所述勾杆内设置为发光体供电的电源及用于 控制发光体的开关。
所述弹性导引芯头端设置磁性材料或能被磁性材料所吸引的金属。
所述经口鼻腔食道导通器还包括用于经口咽部位用于利用磁性吸引力吸引并拉 出所述弹性导引芯头端的吸拉杆,所述吸拉杆头端设置能被弹性导引芯头端吸引的的金属 或磁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涛;郭晓斌;高宏,未经陈涛;郭晓斌;高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消防服
- 下一篇:一种流体剪切力介导的胶原自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