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化音视频集成舞台调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6510.7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7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祥;姜学军;葛晓辉;孙光辉;邱秉常;钟石磊;王进;刘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22 | 分类号: | H04N5/222;H04N5/232;H04N7/14;H04N7/15;H04N7/18;H04N7/56;H04L9/28;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视频 集成 舞台 调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化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数字化音视频集成舞 台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舞台监督与调度系统利用浅显的电子技术对监控系统下 的各个舞台硬件与工作人员进行粗糙的数字性关联和即时的数据记 录:具体方式一般表现为对监控系统的所有数据都经流媒体服务器进 行交换,并经摄像机设备采集的视频数据,压缩编码后经流媒体服务 器传输至录制服务器中收集,最后将视频数据采用数字化信号进行保 存,整个工作进程因逐个关联不同硬件设备显得极其复杂,不利于系 统控制人员的操作与演职人员的配合;而且,各连接点的串联交错极 易产生错误,因此一旦中心设备出现故障就会无法避免的导致系统的 整体瘫痪。除此之外,传统舞台监督系统、对讲系统由于各厂商的标 准不一,用户无法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厂商的产品,如果追求系统简单 化,往往选择同一品牌的产品,这样会导致造价太高,部分冗余功能 没有实用的机会;如果追求造价合适,又往往会引入多个品牌,导致 设备不兼容或系统太复杂,甚至容易造成大品牌的垄断。因此,构建 网络化的舞台监督与调度系统,实现标准的同一,各品牌的可兼容使 用与轻松的线上系统控制,即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也有利于 各个公司进行便捷与灵活的创造性的舞台控制方式,对推动舞台监督 与调度系统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已有研究提出基于SOA技术架构的数字舞台系统基础数据 库通用接口设计的快速创意虚实互动数字舞台集成系统数据库来实 现数字舞台系统与其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思 想,其核心在于通过SOA体系为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组件模型, 能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 契约联系起来,其中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独立于实现 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建立数字舞台集成系统数 据库通用接口的总体框架,定义SOA接口模块实现整个系统内部各 个子系统与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但是这种方式没有有机的 将客户端这一世代性的便捷途径与舞台控制系统相结合,无法保证整 个作业控制方式的普及化和便利化,通话系统与人员调配又需要专业 人员的定期培训,耗费资金却不能形成整个行业的标准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高性 能、简便易上手的数字化音视频集成舞台调度系统,广泛用于舞台监 督与调度系统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体包括摄像装置、终端麦克风/ 扬声器、多媒体移动终端和主机;摄像装置设置在需要监控的场所, 用于摄制影像并将摄制的影像转换成视频信息进行输出;主机与摄像 装置直接连接,用于将视频信息进行转码,主机的编码格式为H.323; 主机支持双/多屏幕、双流共享、视频窗口切换、互动白板、远程遥 控、举手发言、文字留言、文件共享、会议预约、邮件提醒等实用功 能,采用128位AES加密算法,主机的主控制人具有超级权限,能 设置各个终端通信密码,通过10M光纤以上宽带通信,支持分毫毕 现的1080P高清画质、高清文档共享、高清语音、高清视频实时录制, 无马赛克、不延迟、不卡顿;多媒体移动终端分别接入Wi-Fi;终端 麦克风/扬声器和多媒体移动终端分别与主机连接,主机作为调度系 统的核心,用于部署多媒体移动终端分机的注册、终端间通话的管理 和调度功能的实现等,多媒体移动终端的个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本发明所述主机与多媒体移动终端的通信能够无间断、多站点和 多方位进行在线交流并支持全屏、多格和监控的显示模式,并且每套 主机配有固定的通讯号,将主机系统与多媒体移动终端电信息配合连 接,实现快速线上线下配合和主机系统的同步性,实现从传统舞台听 觉控制、视觉控制简单工程合成变为舞台效果一体化系统集成控制。
本发明所述数字化音视频集成舞台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 媒体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6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机模块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法律条文扫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