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缆实时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6458.5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4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施海;张文垚;陈齐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中实业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54 | 分类号: | H04B17/354;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漏缆实时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无线信号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铁路通信中,漏缆为这些无线传输提供重要的保证。漏缆用于在铁路上,离铁轨较近,这就决定了它的安全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是铁路通信的重要保障。然而,地壳运动、恶劣气候、老化氧化以及潜在的人为偷盗破坏等各种因素,都会给漏缆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导致倾斜、倒塌等。
我国铁路路线有几千公里山区隧道,绝大部分都使用泄漏同轴电缆进行信号覆盖,仅仅大秦线就有隧道52处,漏缆88.8km,对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性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漏泄电缆一般悬挂在隧道或者电杆上,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由于漏缆的长度一般在300~500m(因为分段覆盖或接地等原因),因此连接和转换接头多,这就给漏缆的正常工作带来了隐患,特别是因为接头松动,进水,以及电缆外 皮破损腐蚀造成了电缆传输损耗增加,覆盖场强达不到要求,最终导致通信质量降低甚至中断,因此对漏泄电缆的维护和检测就显得更加重要。
鉴于成本上的考虑,通过信号传输损耗分析方法即独立的收、发装置,通过稳定信号源和准确的信号检测可以判断出电缆的状态是否正常。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缆实时监测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漏缆实时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漏缆;
故障定位装置,所述漏缆通过插入器连接所述故障定位装置;
FSU基站,所述故障定位装置通过光纤连接所述FSU基站;
服务器,所述FSU基站通过SDH网络连接所述服务器;
客户终端,所述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连接所述客户终端。
作为优选,上述的漏缆实时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系统中服务器包括有:
通信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
所述通信服务器均与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web服务器连接,且所述应用服务器与所述web服务器之间连接所述数据服务器。
作为优选,上述的漏缆实时监测系统,其中,所述通讯服务器通 过所述SDH网络与所述FSU基站连接;
所述web服务器通过所述以太网连接所述客户终端。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缆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计算出故障发生地点的回波损耗及其发生位置,并进行存储或转发至客户终端,实现远程漏缆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漏缆实时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漏缆安全隐患,避免出现倾斜、倒塌等危及行车安全的事件发生,因此采用先进的技术对漏缆进行实时的安全监测、定位以及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漏缆的集中整治提供基础参考数据。具体的如图1所示一种漏缆实时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漏缆实时监测系统具体包括有:
漏缆1;
故障定位装置3,所述漏缆1通过插入器2连接所述故障定位装置3;
FSU基站5,所述故障定位装置3通过光纤4连接所述FSU基站;
服务器,所述FSU基站通过SDH网络6连接所述服务器;
客户终端12,所述服务器通过以太网11连接所述客户终端。
上述连接方式作为一个优选的网络连接方案,其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合理的选择适当的网络需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系统中服务器包括有:
通信服务器7、应用服务器8、数据服务器9以及web服务器10;
所述通信服务器均与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web服务器连接,且所述应用服务器与所述web服务器之间连接所述数据服务器。
其中,通讯服务器通过SDH网络与FSU基站连接;且web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连接客户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中实业股份公司,未经上海睿中实业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64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化妆品瓶体封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试剂瓶辅助开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