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比、长寿命的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6455.1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2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轩新能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H01M2/08;H01M4/13;H01M10/0525;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 寿命 圆柱 锂离子 动力电池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能比、长寿命的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所述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高径比为3.8~4.2;所述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芯包括正极涂料及正极极耳,负极涂料及负极极耳,以及正负极之间的隔膜,所述负极涂料比所述正极涂料宽且非对称包覆住所述正极涂料,所述负极涂料在正极端超出所述正极涂料前端的距离小于所述负极涂料在负极端超出所述正极涂料前端的距离;所述电芯容纳在由铝壳和盖板组成的封闭空间内,所述盖板采用双铆钉密封,所述盖板在极柱铆合处设有用于在铆合处填充绝缘材料的凹槽,所述铝壳的端面处开设有倒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能比、长寿命的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提高了单体电池的容量的同时兼顾了电池的安全性,同时优化了盖板的铆接方式、铝壳的端面处理工艺,降低了电池的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能比、长寿命的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扶持与推广,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寿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圆柱锂离子电池相对于方形锂离子电池有高的填充率,因而具有高能比的特点,而传统的18650电池,由于其容量低,单车需要的电池数量庞大,产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且BMS控制系统复杂,安全隐患大。另一方面,传统的圆柱锂离子电池多采用超声波点焊的方式来焊接极耳,极耳数量较少,电池过流面积有限,造成电池内阻偏大,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高能比、长寿命的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能比、长寿命的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高能比、长寿命的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所述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高径比为3.8~4.2;所述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芯包括正极涂料及正极极耳,负极涂料及负极极耳,以及正负极之间的隔膜,所述负极涂料比所述正极涂料宽且非对称包覆住所述正极涂料,所述负极涂料在正极端超出所述正极涂料前端的距离小于所述负极涂料在负极端超出所述正极涂料前端的距离;所述电芯容纳在由铝壳和盖板组成的封闭空间内,所述盖板采用双铆钉密封,所述盖板在极柱铆合处设有用于在铆合处填充绝缘材料的凹槽,所述铝壳的端面处开设有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直径为32mm,高度为131mm。
进一步的,所述铝壳在端口处开有3°~15°的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在极柱铆合处开设有为直径1.2~1.6倍的所述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涂料采用揉平焊接工艺卷绕包覆在所述正极涂料的外侧。本发明的突出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能比、长寿命的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提高了单体电池的容量的同时兼顾了电池的安全性,同时优化了盖板的铆接方式、铝壳的端面处理工艺,降低了电池的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芯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铝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能比、长寿命的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高径比为3.8~4.2。优选的,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直径为32mm,高度为131mm,电池尺寸较大,单体电池容量高,发挥了圆柱高能比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轩新能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国轩新能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6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