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肠衣微生物污染体系控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5156.6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7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蒋铁平;冯爱军;刘春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13/00 | 分类号: | A22C13/00;A23B4/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衣 微生物 污染 体系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肠衣的加工方法,具体为一种肠衣微生物污染体系控制。
背景技术
我国畜禽加工副产资源极为丰富,是肠衣加工的大国,近年来出口创汇大幅度上 升,已成为农产品中最具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一大产业。据我国肠衣协会官方统计,我国生产 的天然猪肠衣占世界猪肠衣市场总量的60%。我国肠衣有80% 用于出口,产品销售市场直通 亚州、美州、欧州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肠衣加工最常见的方法是盐渍法,盐渍法肠衣 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极易滋生一些嗜盐微生物,发生嗜盐现象,使肠衣壁逐渐变薄再进一 步成孔洞;或者使肠衣变红,甚至发紫变黑,即所称的盐红现象。
通过对肠衣中主要成分的测定,发现劣变肠衣的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较高,盐分 含量较低,挥发性盐基氮较高,这可能是加工过程中上盐不充分或者储藏过程中吸水引起 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的。腌制前的新鲜肠衣中的微生物包括 5 个菌属,分别为气单胞菌 属 (Aeromonas)、摩根氏菌属 (Morganella)、肠球菌属 (Enterococcus)、弧菌属 (Vibrio)
和乳酸菌属 (Lactococcus) ;腌制初期肠衣中的微生物包括 2 个菌属,分别为肠球菌属 (Enterococcus) 和弧菌属 (Vibrio) ;劣变后肠衣中的微生物包括 2 个菌属,分别为气单胞 菌属 (Aeromonas) 和盐水弧菌属 (Salinivibrio)。从盐腌前的新鲜肠衣,盐腌初期的盐渍 肠衣以及品质劣变的腌制肠衣中共分离了 19 株微生物,其中新鲜肠衣中分离出了 10 株微 生物,腌制初期的肠衣中分离出了 7 株微生物,劣变肠衣中分离出了 2 株微生物。然后对这 19 株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中生理生化鉴定包括 MR 试验、VP 试验、 O/F 试验、精氨酸双水解试验、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和过氧化氢酶试验,分子生物学鉴定即 进行 16SrDNA 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
结果显示,在腌制前肠衣中污染的微生物菌种较多,分离出来的 10 株菌分别属于 5 个菌属,其中有 4 株肠球菌,2 株摩根氏菌,2 株弧菌,1 株乳酸菌,1 株气单胞菌 ;在食盐腌 制之后肠衣中的微生物明显减少,分离出来的 7 株中属于两个菌属,其中有 3 株弧菌,3 株 肠球菌,1 株殊异肠球菌;而劣变后肠衣中分离出来的 2 株菌,1 株气单胞菌,1 株盐水弧菌。 可见,肠衣在腌制后微生物种类明显减少,但还是有不少种微生物存在,肠衣在劣变后菌群 结构趋于单一。
所以,这两株菌是造成肠衣劣变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此类耐盐菌进行控制,保 证肠衣的品质。安全性高的肠衣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细菌生长,保证肠衣品质的肠衣徽生物预处理方 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 : 一种肠衣微生物污染体系控制,所述肠衣制作完成后增加预处理工艺,所述预处理工艺为:采用抑菌剂壳聚糖和氯化钠饱和溶液混合,将肠衣充分浸制于其中,所述氯化钠溶液可 以降低水份活度,抑制微生物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抑菌剂壳聚糖所占氯化钠饱和溶液重量百分比为 :0.01~0.5%。进一步地,所述抑菌剂壳聚糖所占氯化钠饱和溶液重量百分比为 :0.02%。进一步地,水份活度低于 0.7Aw。
进一步地,所述的浸制条件为:常温下浸制 12~24 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抑菌剂对肠衣进行预处理,增加肠衣的抑制细菌生长 能力,减少在保藏期间,由于嗜盐菌的滋生使肠衣产生劣变,为肠衣储存提供了稳定的条 件,保证了肠衣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肠衣微生物污染体系控制,肠衣制作完成后增加预处理工艺,预处理工艺为 :采 用抑菌剂壳聚糖和氯化钠饱和溶液混合,将肠衣充分浸制于其中,氯化钠溶液可以降低水 份活度,抑制微生物生长,抑菌剂壳聚糖所占溶液的百分比含量为:0.01~0.5%。
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通过不同抑菌剂对肠衣 PCA 平板菌落的影响,以 及对肠衣 MSA 平板菌落总数的影响。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5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幅开沟播种器
- 下一篇:全覆膜覆土机上土机构下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