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导管端面高效加工方法及其采用的加工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5072.2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7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唐臣升;张滨义;焦方毅;李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B23B5/16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娄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导管 端面 高效 加工 方法 及其 采用 刀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导管端面高效加工方法及其采用的加工刀具。所述加工刀具包括导轴、刃部、柄部和顶丝四部分,其中导轴插入到由刃部和柄部构成的刀体后通过顶丝侧向嵌入锁定,所述刃部沿周向设有若干个切削刃。所述加工方法为:将加工刀具安装在动力装置或设备的工具夹头上;采用中心轴线设有定位通孔的工装夹具,将被加工导管插入到定位通孔中并露出加工余量;调整加工刀具与被加工导管同心,同时将加工刀具的导轴插入到被加工导管内;启动动力装置或设备的进给功能,随着进给的不断进行,直至导管端面加工完毕。本发明设计巧妙,不仅实现了铝合金导管端面的精准加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铝合金导管端面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导管端面高效加工方法及其采用的加工刀具,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气压与油压动力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机械设备以及航空产品的设计中,尤其是客用飞机。而气压与油压系统中的管路,有的是金属,有的是非金属。其中,铝合金导管端面的加工质量,尤其是用于焊接的铝合金导管端面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了铝合金导管的连接以及焊接的质量。
现有的铝合金导管端面的加工刀具结构及其参数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从而很难满足客用飞机的制造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导管端面高效加工方法及其采用的加工刀具,用于直径为0.25〞~0.75〞的较小直径的铝合金导管端面的平整加工,保障了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导管端面高效加工刀具,包括导轴、刃部、柄部和顶丝四部分,其中导轴插入到由刃部和柄部构成的刀体后通过顶丝侧向嵌入锁定,所述刃部沿周向设有若干个切削刃。
优选地,所述切削刃的数量为不小于4的偶数,其中包括一对对称分布的修光刃。该修光刃的作用是提高铝合金导管端面的加工粗糙度,同时也起到控制铝合金导管端面加工的进给量。
优选地,所述修光刃端面方向的轴向高度比切削刃低0.05mm~0.25mm,具体高度差取决于切削加工时每个切削刃的轴向进给量fz,目的是保障铝合金导管端面的加工粗糙度。
优选地,所述切削刃的前角为10°~15°,后角为10°~12°。所述修光刃的前角为1°~3°,后角为0°~1°。而且修光刃的前后刀面要进行抛光处理,刃口要进行钝化与抛光处理。
一种铝合金导管端面高效加工方法,采用了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导管端面高效加工刀具,具体方法如下:
a)将加工刀具安装在动力装置或设备的工具夹头上,所述动力装置或设备要具备使加工刀具移动、旋转、进给的功能;
b)采用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沿中心轴线设有一个定位通孔,将被加工导管插入到定位通孔中并露出加工余量,所述定位通孔的内径与被加工导管的外径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0.01mm;
c)调整加工刀具与被加工导管同心,同时将加工刀具的导轴插入到被加工导管内;
d)启动动力装置或设备的进给功能,随着进给的不断进行,直至导管端面加工完毕;
e)最后,将加工刀具的导轴沿轴向与被加工导管分离,至此,导管端面的加工过程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计巧妙,不仅实现了铝合金导管端面的精准加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铝合金导管端面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通过切削实验优化铝合金导管端面加工刀具的结构参数及其加工参数,使得在实际铝合金导管端面的加工过程中,平均每个零件的实际加工时间约为15~25秒,且加工后的尺寸与质量均满足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5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