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干桂花草履蚧虫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4921.2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8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桂;杨秀莲;岳远征;施婷婷;丁文杰;王晰;罗雪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10 | 分类号: | A01G13/1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桂花 草履蚧虫 公害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桂花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干桂花草履蚧虫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是木犀科(Oleaceae)木犀属(Osmanthus)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香花观赏树种。早在几百年前就已被用于古典私家园林庭院绿化,现代园林中,桂花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园林工程中对独干桂花苗木的需求量很大。然而在大田栽培的独干桂花却经常会遭受草履蚧(Drosichacorpulenta)的危害,这主要是因为草履蚧的若虫和成虫都会刺吸桂花根部、嫩芽和枝干中的汁液,从而导致桂花树体生长势减弱,花量减少,甚至枯死,进而严重影响了独干桂花苗木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防止独干桂花在苗圃栽培期间遭受草履蚧的虫害对于提高桂花苗木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独干桂花在栽培过程中草履蚧危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干桂花草履蚧虫的无公害防治方法,使其具有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效果好,对树体不会造成伤害等特点,且无公害,不会造成药剂污染。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独干桂花草履蚧虫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在草履蚧虫卵孵化出若虫前,选择树干直径在3-15cm的独干桂花苗木,在树干高度为40-60cm处,用宽度为20-30cm光滑膜缠绕树干,在光滑膜外设3-6根柱杆,并用光滑膜从柱杆外周和顶端固定,确保外层光滑膜与树干之间留有间隙,外层光滑膜顶端与树干密封,外层光滑膜底端与树干之间留有草履蚧虫爬行的入口,形成无公害防治装置;于4月下旬,待由虫卵孵化出的若虫全部爬上树干,钻入装置因无法吸食树体嫩枝汁液或者因在柱杆两侧的间隙相互挤压而杀死。
所述柱杆为竹筷,固定时大头朝下,小头朝上。
树干直径在3-5cm的,用3根柱杆;树干直径在5.01-8cm间的,用4根柱杆,树干直径在8.01-10cm间的,用5根柱杆;树干直径在10.01-15cm间的,用6根柱杆。
所述的光滑膜为塑料薄膜或封口膜。
应及时的清除若虫尸体并拆除缠绕在树体上的塑料薄膜,避免病菌的滋生和对树体生长的抑制。
本发明经多年试验表明,在草履蚧虫卵孵化出若虫前使用此法对独干桂花进行虫害的防治,能有效阻碍草履蚧若虫上树的过程,并能通过因虫体不断进入装置内竹筷两侧有限空间而造成的若虫相互挤压致死来达到很好的灭虫效果,可使单株独干桂花上草履蚧成虫数目下降90%左右。该法可有效减少虫害对树体营养的损耗,同未使用本装置防治虫害的植株相比独干桂花的年生长量要增加0.2-0.3倍,使桂花苗木可以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为出圃后满树繁花奠定基础。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操作简单,取材容易,便于掌握,避免了使用农药灭虫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本发明根据草履蚧的发育阶段和活动规律进行虫害的防治,通过使用市面上常见的竹筷和封口膜制造的简易装置来杀死其若虫并阻断草履蚧若虫上树这一过程,减少了虫害对桂花树体养分的消耗,使苗木在圃期间树体可充分积累营养,保证了桂花苗木的质量;本发明通过竹筷在树干上的凸起构建了诱杀草履蚧若虫的空间,避免了通过刻伤树皮来获得杀虫沟槽的方法对树体的伤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经试验,可使单株独干桂花上草履蚧成虫数目下降90%左右。该法可有效减少虫害对树体营养的损耗,同未使用本装置防治虫害的植株相比独干桂花的年生长量要增加0.2-0.3倍,使桂花苗木可以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为出圃后满树繁花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无公害防治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4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