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履带式车辆底盘测功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3950.7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1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晁智强;韩寿松;宋新民;高建国;彭兰;刘相波;朱会丽;李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3/24 | 分类号: | G01L3/24;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10007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车辆 底盘 测功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底盘测功机,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式车辆底盘测功 机。
背景技术
目前,轮式车辆的动力性测试一般采用滚筒式底盘测功机。滚筒式底 盘测功机在结构上主要由滚筒和与其串接的加载装置构成,加载装置通常 采用涡流测功器。检测时,被测车辆的车轮支撑在滚筒上,驱动轮带动滚 筒转动,滚筒就相当于活动路面,使车辆产生相对行驶。与滚筒串接的涡 流测功器对滚筒施加制动作用,进行加载,增加滚筒转动阻力,车辆驱动 轮为带动滚筒转动必须输出相应的动力以克服滚筒转动的阻力(车辆行驶 阻力),这样就可根据检测的需要调节、控制车辆运行阻力。
对一般常见车辆,滚筒式测功机基本能满足测试要求。
履带式车辆采用履带行走,其履带接地面积大,增大了车辆在松软、 泥泞路面上的通过能力,降低了下陷量。由于履带板上有花纹并能安装履 刺,所以在雨、雪、冰或上坡等路面上能牢牢地抓住地面,不会滑转,所 以通过壕沟、垂壁的能力较强。履带式车辆的重量大,履带式行动装置可 以减小单位面积压力,对路面的要求可以小点,且防御性能和越野性能比 轮式要好。
在履带式车辆高速行驶时,高速旋转的履带需消耗较大的发动机功 率。根据国外通过路试法的测试,履带消耗功率约占主动轮和地面间功率 损失的50%~60%,且越野行驶比在良好路面行驶所需功率高出达 270%。
由于履带式车辆的自身重量大,履带消耗功率大,所以履带式车辆匹 配的发动机功率很大,有资料显示,其匹配的发动机功率高达1500马力。
由此可以看出履带式车辆具备以下特点,重量大;发动机功率大;采 用履带行走,与轮式车辆存在巨大差异。
显然,履带式车辆采用类似于轮式车辆的的底盘测功机测试其动力 性,存在如下问题,难以解决:
滚筒与履带接触状况不好,其间的力传递性能不佳;
滚筒表面状态与履带式车辆行驶路面存在巨大差异,造成测试结果存 在较大差异;
在测试中,履带与滚筒之间传递力很大,履带与滚筒均会产生较大的 非正常磨损。
综上所述,由于履带式车辆结构难以采用滚筒式台架测量动力性,造 成现有的履带式车辆动力性检测及整车评价基本采用无负荷测功的方法 判定。
无负荷测功是在不带负荷或小负荷的情况下,突然开大节气门,使车辆 动力系统克服本身惯性力矩和摩擦阻力而加速运转,测量某一速度区间加 速时间或瞬时加速度,通过已知的转动惯性质量,计算出车辆输出功率, 以此评价车辆的动力性能。无负荷测功也称为动态测功,它是在车辆节气 门开度和转速均为变动状态下测定功率,其测量准确度偏低,其误差达到 10%以上,而且与有负荷的功率测试方法相比,测试结果差异较大。特别 采用柴油发动机的车辆,在无负荷和有负荷的状态下,其本身的外特性、 功率曲线及动态特性就差异较大,因而进一步加大在无负荷和有负荷的状 态下测量结果的差异,极可能造成测量数据失真。
目前,国内尚无可靠的,针对在用履带式车辆整车动力性的检测技术 及设备,也缺乏相应的检测方法、判定、设备制造、检定等一系列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履带式车辆底盘测功机,以有 效地模拟被试履带式车辆的各种行驶负荷,直观真实地反映履带式车辆实 际状况,并为测试系统的耐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履带式车辆底盘测功机,包括涡流测功器,其特征是:还包 括一具有车架、行走轮、车桥和发电机的重型拖车,涡流测功器固定安装 在车架上,重型拖车通过拖杆与测试车辆刚性连接;所述涡流测功器的转 动轴通过传动轴连接车桥,发电机的主轴与车桥传动连接;所述涡流测功 器转动轴上设置速度传感器,定子上设置第一力传感器,所述拖杆上设置 第二力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被试验车辆组成试验系统,由被试验车辆牵 引前进,通过对被试验车辆实时强行施加期望的行驶负荷,可在平坦的试 验路面上模拟被试车辆的各种行驶负荷;被测试车辆在实际路面上完成测 试,直观真实地反映车辆实际状况;履带式车辆行驶在路面上直接测试动 力性能,不存在对测试机件的磨损问题,为测试系统的耐用性打下良好的 基础;测试条件简单,测试系统使用界面简易,便于推广应用;整个测试 系统置于挂车上,便于检测系统的机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39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