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电镀废水中铅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3559.7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孙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鸿域注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电镀 水中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电镀废水中铅的处理系统,属于环境保护中的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重金属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体,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其中重金属铅的污染事故更为突出,仅2010年中国就发生了9起血铅事件。铅离子和可溶性铅盐都是有毒的,能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造成危害。它可毒害人的神经和造血系统,引起痉挛、神经迟钝及贫血等,尤其是影响儿童的发育。所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将铅离子含量调整为0.01mg/L,而《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中规定工业废水铅离子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为0.5mg/L。
目前国内外关于含铅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分为三大类: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1、常用的物理处理理法包括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
(1)吸附法是应用多种多孔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活性炭是传统的吸附材料,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去除率高,但再生效率低。某些天然材料,如天然沸石,价格低、来源广,它是最早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矿物材料。
(2)离子交换法是利用水中离子与离子交换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达到去除水中有害离子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在用此法处理含铅废水上常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处理。
(3)膜分离是利用一种半透膜,在外界作用下,不改变溶液的化学形态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它是一个高效的分离过程,分离过程能耗低,工作温度为室温,便于维护,设备的可靠性高,处理量和设备规模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占地面积小,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是膜价格昂贵,易受污染。
2、常用的化学处理法包括化学沉淀法和电解法。
在含铅废水处理中化学处理法有化学沉淀法和电解法。
(1)化学沉淀法是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物质使其和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而使污染物分离除去的方法。但是用该法处理只是转移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并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电解法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电解槽内电极附近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废水得以净化的过程。即废水进行电解反应,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在阳极和阴极分别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结果产生新物质。电解法与化学沉淀法相比,周期短,操作费用低,能耗少,利于回收铅抢救无效优点,但是阳极材料铁的消耗大,占地面积大。
3、生物处理法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来处理废水。生物处理法能够在处理重金属的同时又能去除水中的无机物。微生物固定后,其稳定性增加,对毒物的承受能力和降解能力都有所增加。可用于各种有机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微生物处理法具有微生物密度高、产物分离容易等优点。但由于细胞固定技术目前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大规模利用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情况还很少,要实现工业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现有的含铅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技术复杂、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及重复利用率低等不足。因此,有必要摆脱现有的处理技术思路,开辟出处理电镀废水中有机磷酸盐的新途径,进而开发一种全新形式的电镀废水有机磷酸盐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鸿域注塑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鸿域注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3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