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步对锰酸锂掺杂、包覆双重改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2937.X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6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荣;彭忠东;杜柯;曹雁冰;王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62;H01M4/04;H01M4/139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刘擎天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锰酸锂 包覆 掺杂 双重改性 固溶体 双功能 改性 四氧化三锰 热处理 高温性能 循环性能 氧化铝层 电解液 二价锰 有效地 锂离子 氧化物 隔开 铝源 溶解 阻碍 | ||
1.一种一步对锰酸锂掺杂、包覆双重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类球形四氧化三锰溶解于蒸馏水或乙醇中,水浴50-90℃搅拌;
(2)将铝源加入步骤(1)所得溶液中,稀释后缓慢滴入以300~600rmp/min转速搅拌的步骤(1)所述溶液中,持续搅拌30-60min,得到悬浮液;
(3)干燥,得到粉体;
(4)将步骤(3)得到的粉体和锂盐混合研磨,以2-4℃/min升温600-650℃保温7-8h,750-850℃保温10-15h,得到一步掺杂、包覆双重改性尖晶石型锰酸锂;
所述类球形四氧化三锰的中值粒径为7~18μm;
所述铝源为铝溶胶;
步骤(2)中加入的铝源以氧化铝计算与四氧化三锰质量比为2.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的锂盐为硝酸锂、氢氧化锂、醋酸锂、碳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的锂盐中的Li与四氧化三锰中Mn的摩尔比为1.02~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类球形四氧化三锰的制备方法为:取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作为底液,开启加热装置并以400-600r/min的速度搅拌,待温度升高到60-80℃时,以400-700mL/h的加料速度向反应釜中匀速加入1-2mol/L的硫酸锰溶液;同时向反应釜中匀速通入氧气进行氧化;氧化过程中采用蠕动泵加入1-2mol/L氨水,控制氨与锰的摩尔比为2-4,溶液加完之后,继续通入氧气反应10-15h,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过滤,最后将滤饼烘干、研磨得到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29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