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与三七根系融合远缘杂交育水稻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2150.3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振早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42107 | 代理人: | 裴作平 |
地址: | 448269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三七 根系 融合 远缘 杂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涉及水稻育种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稻育种方法一般为花粉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但远缘杂交为花粉为父本进行杂交极难成功。
发明内容
现有的水稻育种方法一般为花粉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但远缘杂交为花粉为父本进行杂交极难成功之不足,而提供种水稻与三七根系融合远缘杂交育水稻种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为:
将水稻的根系与三七根系融合杂交育水稻种。
育种方法为:
A. 根系融合:将水稻植株种植在水田里,将三七种植在旱地处,水稻和三七的行距为30-50公分,水稻植株的根系和三七植株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相互交错时根系细胞融合为一体;
B. 选种: 将水稻植株颜色变蓝的水稻种子作为选择对象进行选种, 该水稻植株颜色变成紫色的水稻种子即为水稻与三七根系融合杂交水稻种。
具体方法为:
将以水稻良种“六九一”为母本与水稻良种——“皖稻64”为父本杂交制成的杂交种子,经种植四至五代后,选择性状优良稳定不分离的种子种植在水田里,将三七种植在旱地处,水稻和三七的行距为40公分,水稻植株的根系和三七植株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相互交错时融合为一体。
优点: 该方法育出的水稻的根系与三七根系融合杂交的水稻种子, 其后代性状稳定, 不分离, 其水稻植株根系发达和分蘖能力强(每根可分蘖38-40根), 现巳试种2年亩产量可达900-1000公斤。
具体实施方式
在水田里起多条等距垄, 垄顶要露出水面呈旱地状,沟里放水种植水稻植株, 垄上种植三七, 水稻(以水稻良种“六九一”为母本与水稻良种——“皖稻64”为父本杂交制成的杂交种子)和三七的行距为40公分,水稻植株的根系和三七植株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相互交错时根系细胞融合为一体;将水稻植株颜色变紫的水稻种子作为选择对象进行选种,该水稻植株颜色变成紫色的水稻种子即为水稻与三七根系细胞融合杂交水稻种。
“六九一” 迟中熟水稻品种,见《湖北农业科学》1973 年04期 。“皖稻64”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从2277×丙814的后代中经系统选育于1997年育成的晚粳品种。土三七,也称:三七草、红背三七、血三七、菊叶三七、水三七。属被子植物门、蔷薇目、景天科、 景天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振早,未经吴振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2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喂养槽的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功能性育苗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