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7-苯基-5-氧代-4-取代-1,4,5,6,7,8-六氢喹啉-3-羧酸乙酯及其无催化合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50483.2 | 申请日: | 2016-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2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刘庆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15/54 | 分类号: | C07D215/5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基 取代 喹啉 羧酸 及其 催化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7-苯基-5-氧代-4-取代-1,4,5,6,7,8-六氢喹啉-3-羧酸乙酯及其无催化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4-二氢吡啶是一类重要的杂环有机化合物的母核,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在生物、医药、临床等方面具有广泛与潜在的应用。而1,4,5,6,7,8-六氢喹啉具有1,4-二氢吡啶环的构架,其具有钙离子调节等特殊的药理生物活性,因此,六氢喹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已成为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对六氢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多以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为底物反应。史达清发展了相转移催化水相合成2,7,7-三甲基-5-氧代-4-芳基-1,4,5,6,7,8-六氢喹啉-2-羧酸乙酯的方法(史达清等,有机化学,2004,24,1569)。该方法虽然使用水相,但必须加入相转移催化剂,而且加热(90℃)4~8h。关于六氢喹啉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其他催化、微波照射等合成研究也多有报道(Pasunooti,K.K.;Jensen,C.N.;Chai,H.etal.J.Comb.Chem.2010,12,577.Schade,D.;Lanier,M.;Willems,E.etal.J.Med.Chem.2012,55,9946.Raghuvanshi,D.S.;Sing,K.N.IndianJ.Chem.2013,52B,1218.Otokesh,S.;Koukabi,N.;Kolvari,E.;Amoozadeh,A.etal.S.Afr.J.Chem.2015,68,15.)。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着反应时间较长、产率偏低、耗能高(微波)、易产生催化剂污染、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杂环化合物7-苯基-5-氧代-4-取代-1,4,5,6,7,8-六氢喹啉-3-羧酸乙酯及其无催化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原料易得、不使用催化剂、产物易分离、污染少、产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7-苯基-5-氧代-4-取代-1,4,5,6,7,8-六氢喹啉-3-羧酸乙酯,该化合物结构由通式(I)表示:
式中,Z选自卤代素、硝基、羟基取代的芳基或低级烷基,其中,Z为任选低级烷基时,其碳原子数个数为1~5。
本发明公开的7-苯基-5-氧代-4-取代-1,4,5,6,7,8-六氢喹啉-3-羧酸乙酯包括了该化合物存在的立体异构体。
本发明还公开了7-苯基-5-氧代-4-取代-1,4,5,6,7,8-六氢喹啉-3-羧酸乙酯的无催化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5-苯基-1,3-环己二酮、醛类、乙酰乙酸乙酯和醋酸铵溶于乙醇中,一锅回流反应,TLC跟踪;
(2)反应完成后冷却析出,抽滤得粗产品;
(3)步骤(2)中所得粗产品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纯净7-苯基-5-氧代-4-取代-1,4,5,6,7,8-六氢喹啉-3-羧酸乙酯。
其中,所述醛类结构如通式(II)所示,Z选自任选卤素、硝基、羟基取代的芳基或低级烷基。
优选的,Z为任选低级烷基时,其碳原子数个数为1~5。
步骤(1)中5-苯基-1,3-环己二酮可以是市售产品,也可以按照文献报道方法合成(N.L.Drake,P.Allen.OrganicSyntheses,1941Coll.Vol.1,77;1923,3,17.R.L.Shriner,H.R.Todd.OrganicSyntheses.1943,Coll.Vol.2,200;1935,15,14)。
优选的,步骤(1)中5-苯基-1,3-环己二酮、醛类、乙酰乙酸乙酯和醋酸铵的摩尔比为1:1:1:1.2~1:1:1:1.5。
优选的,步骤(1)中5-苯基-1,3-环己二酮与乙醇的摩尔体积比为1:2~1:3,单位为mol/L。
优选的,步骤(1)中一锅回流反应时间为1~2小时。
优选的,步骤(3)中柱层析中所用淋洗剂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混合溶剂。
优选的,所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3。
本发明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0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