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衡推挽式喇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音频处理电路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9752.3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5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邬家瑜;杨智忠;林亚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黄梅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推挽式 喇叭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音频 处理 电路 | ||
一种平衡推挽式喇叭装置具有音箱、第一喇叭单体、第二喇叭单体及音频处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依据第一声道音频的低频部分和第二声道音频的低频部分产生低音音频,并将低音音频与第一声道音频的高频部分混波输出至第一喇叭单体。音频处理模块对低音音频进行反相处理,并将反相后的低音音频与第二声道音频的高频部分混波输出至第二喇叭单体。另外,本发明亦揭露适用于上述喇叭装置的一种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平衡推挽式喇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音频处理电路及音频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具有两个喇叭单体以上的喇叭装置和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低频段的声音波长较长,产生声波需要推动的空气量较多。当喇叭单体在重现低频段的音频时,喇叭单体的振膜需要具有较大的面积来推动更多的空气产生共振,才能更顺畅地重现低频段的声音效果。传统用于重现低频段音频的喇叭装置,通常会配合喇叭单体的性能参数,将喇叭单体配置于对应容积的音箱上,进而让喇叭单体在准确的谐振频率上产生音效,提升低频段的音效表现。
然而,为了装设的方便性和美观上的考量,目前喇叭装置的喇叭单体和音箱的容积被设计的越来越小,因而造成目前的喇叭装置的频率响应在低频段的表现不佳,使得喇叭装置重现低频段的音频时,容易有音效失真的问题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平衡推挽式喇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音频处理电路及音频处理方法,藉以解决以往喇叭装置的频率响应在低频段的表现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所揭露的平衡推挽式喇叭装置具有音箱、第一喇叭单体、第二喇叭单体及音频处理模块。音箱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穿设于音箱的壁体。第一喇叭单体具有第一振膜,第一振膜遮盖音箱的第一开口,并相对于第一开口朝向音箱的内部空间凹陷。第二喇叭单体具有第二振膜,第二振膜遮盖音箱的第二开口,并相对于第二开口朝向音箱的内部空间凹陷。音频处理模块依据第一声道音频的低频部分和第二声道音频的低频部分产生低音音频,并将低音音频与第一声道音频的高频部分混波输出至第一喇叭单体。音频处理模块对低音音频进行反相处理,并将反相处理后的低音音频与第二声道音频的高频部分混波输出至第二喇叭单体,使第一喇叭单体和第二喇叭单体输出音效时,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相对于音箱的内部空间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推动。
本发明所揭露的平衡推挽式喇叭装置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平衡推挽式喇叭装置。平衡推挽式喇叭装置具有音箱、第一喇叭单体及第二喇叭单体,第一喇叭单体具有第一振膜,第二喇叭单体具有第二振膜。平衡推挽式喇叭装置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依据第一声道音频的低频部分和第二声道音频的低频部分产生低音音频。将低音音频与第一声道音频的高频部分混波,并提供给第一喇叭单体。对低音音频进行反相处理。将反相处理后的低音音频与第二声道音频的高频部分混波,并提供给第二喇叭单体,使第一喇叭单体和第二喇叭单体输出音效时,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相对于音箱的内部空间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推动。
本发明所揭露的音频处理电路,适于将多个初始声道的信号转换成多个终端声道的信号。音频处理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单元、高通滤波单元、反向单元及混频单元。低通滤波单元从初始声道的信号分离出低频成分。高通滤波单元从初始声道的信号分离出多个高频成份。反向单元对低频成分做反向处理,以输出反向低频成分。混频单元将低频成分及高频成份混和后输出成为终端声道的信号,并将反向低频成分与其余高频成份之一混和后输出成为另一终端声道的信号。
发明所揭露的音频处理方法,适于将多个初始声道的信号转换成多个终端声道的信号,音频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初始声道的信号分离出低频成分。从初始声道的信号分离出多个高频成份。对低频成分做反向处理,以输出反向低频成分。将低频成分与高频成份混和后输出成为终端声道的信号其中之一。将反向低频成分与其余高频成份之一混和后输出成为另一终端声道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9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添加培养液的培养皿
- 下一篇:一种人工龋齿测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