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9617.9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5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刚;范弟武;朱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1C11/2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32253 | 代理人: | 蔡栋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城市 雨水 净化 多功能 系统 | ||
1.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滞留池和蓄水井;
所述生物滞留池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碎石覆盖层、植被种植土层、生物炭填料层和砾石排水层;同时,在生物滞留池的内部四周及底部均铺设防渗薄膜;所述生物炭填料层包括生物炭填料装置及生物炭改良土壤;
所述植被种植土层与生物炭填料层通过土工布相隔;所述砾石排水层铺设溢水管,上端连接溢流口、下端连接至市政排水管网;所述生物滞留池两侧分别设置有蓄水井,蓄水井的建设规格和数量依据当地常年降雨量或地表径流量以及生物滞留池的建设规模而确定;所述蓄水井通过地下管道与砾石排水层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井用于储存净化后雨水;所述生物滞留池与蓄水井连通;在生物滞留池距离路面两侧5~10 cm处铺设有开口立缘石带,作为生物滞留池的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种植土层土壤为生物炭改良土壤,即将土壤和生物炭按体积比9:1进行充分混合后的土壤,厚度为20~30 cm;所述生物炭是由稻壳、秸秆、杂草或林木下脚料在隔绝氧气下经300~600℃燃烧后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覆盖层厚度为3~5 cm,用以缓冲雨水对植被种植土层及植被根部的直接冲刷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填料装置由水泥材料制作,承压、耐压能力好,安全可靠;规格为:长×宽×高=50 cm ×50 cm × 60 cm,壁厚为3~5 cm;在生物炭填料装置各面均匀开12个透水圆孔,透水圆孔直径为8~10 cm,相邻的透水圆孔心距为15±1cm;生物炭填料装置内填充生物炭42.2±8.1 kg;同时为防止生物炭颗粒从透水圆孔漏出,在生物炭填料装置内侧四周铺垫一层土工布;生物炭填料装置与厚度为5~10 cm的生物炭改良土壤间隔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砾石排水层厚度为10~20 cm,溢流管上端的溢流口高出碎石覆盖层5~10 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96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操作的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腰带环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