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49470.3 | 申请日: | 2016-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0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张洁 |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置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悬置装置,属于发动机动力总成技术领域。该悬置装置包括过渡支架和悬置支架结构。该过渡支架的一端用于安装在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悬置支架结构连接。过渡支架中包含滑动匹配孔,悬置支架结构在面向过渡支架的一端包含与过渡支架的外形匹配的凹槽。悬置支架结构通过该凹槽设置在过渡支架上,并通过在滑动匹配孔中安装第一连接件固定在过渡支架上。该悬置装置结构简单;可调整性强,弹性中心可沿着整车坐标系X轴方向调整;在同一车型配置多款动力总成的情况下,能够大大减少零部件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动力总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安装悬置装置时,首先在车身纵梁或者副车架上设置悬置安装点,悬置安装点的设定根据动力总成的扭矩轴位置确定,通常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悬置安装点≥2个;然后设置悬置支架结构,悬置支架结构匹配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为悬置预留的安装空间、孔间距等。以这种方式设置悬置装置,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悬置安装孔一旦确定,变更将比较困难;同时,悬置支架结构要根据车身纵梁或副车架安装点的结构形式进行设置,局限性大;此外,悬置支架结构确定后,弹性中心很难沿着整车坐标系X轴方向变动,如果需要匹配多款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布置将非常困难,且为了满足不同悬置系统的匹配要求,悬置结构往往需要多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调整性强的悬置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悬置装置,包括过渡支架和悬置支架结构;所述过渡支架的一端用于安装在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悬置支架结构连接;所述过渡支架中包含滑动匹配孔,所述悬置支架结构在面向所述过渡支架的一端包含与所述过渡支架的外形匹配的凹槽;所述悬置支架结构通过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过渡支架上,并通过在所述滑动匹配孔中安装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过渡支架上。
所述滑动匹配孔为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过渡支架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过渡支架为“凸”型结构,且所述滑动匹配孔位于所述过渡支架凸起的部分中;所述悬置支架结构为“凹”型结构;所述悬置支架结构凹陷的形状与所述过渡支架凸起的形状匹配。
所述过渡支架对应于车身纵梁或副车架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并通过在第一安装孔中安装第二连接件将所述过渡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
第一安装孔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
第二连接件为螺栓。
所述悬置支架结构的“凹”形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并通过穿过第二安装孔和所述过渡支架中的滑动匹配孔的第一连接件将所述悬置支架结构安装在所述过渡支架上。
第一连接件为螺栓。
第二安装孔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
所述过渡支架为铸钢件,或者为铸铝件,或者为钣金焊接件。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悬置装置在同一车型配置多款动力总成的情况下,能够大大减少零部件数量;其结构简单,同一个过渡支架,能够匹配多个悬置支架结构。同时,其中悬置支架结构能够在整车坐标系X方向调整,灵活地满足前舱发动机不同位置的设计要求。此外,该悬置装置的悬置弹性中心可调整性强,实现动力总成的重量由左、右悬置完全承载,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三点或四点悬置时更易遵循扭矩轴布置原则,达到悬置系统承载、解耦、优化NVH性能的目标,因而该悬置装置能够更容易地实现悬置系统隔振、承载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过渡支架的俯视图;
图1b为图1中过渡支架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悬架支座结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9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机电致动器组件的混合动力总成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树脂后尾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