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印花织物色差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9350.3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酷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印花 织物 色差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印花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喷墨印花织物色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喷墨印花织物行业中,织物的喷色过程中需要对织物的颜色进行色彩检测,喷 墨色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喷头喷墨时间、墨水质量、空气湿度等等的影响使得喷墨印花 在加工中会出现色差,传统的检测方式是应人来观察并与标注配色进行比较,但人工往往是 效率低下,出错率高,这样就使得检测分布方便,很容易造成成品的不合格。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各种不足之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 喷墨印花织物色差检测装置,能用于检测喷墨的色差,确保成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印花织物色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织物传 输带、支撑架、多个照明灯、多个拍摄装置、控制设备及显示屏;所述的检测平台水平设置 在所述的控制设备的顶部,所述的织物传输带水平设置在所述的检测平台上;所述的支撑架 为下端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的支撑架架设在所述的检测平台上,位于所述的织物传输 带的上方;所述的多个照明灯及多个拍摄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架上,位于所述的织物 传输带的正上方,所述的照明灯与所述的拍摄装置间隔设置;所述的显示屏嵌装在所述的控 制设备上,并与所述的控制设备电连接。
上述的喷墨印花织物色差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的控制设备包括图像处理装置及RGB分 析装置,所述的多个拍摄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图 像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显示屏及RGB分析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RGB分析装置 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显示屏连接。
上述的喷墨印花织物色差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的织物传输带上间隔设有多个织物夹。
上述的喷墨印花织物色差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的织物传输带为一端输入、两端输出的 “Y”形结构。
本发明涉及的喷墨印花织物色差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快速检测出织物 的色差,并将有色差的织物分类输出,确保了成品的高品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 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喷墨印花织物色差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喷墨印花织物色差检测装置的控制设备的连接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检测平台
2织物传输带
3支撑架
4照明灯
5拍摄装置
6控制设备
61图像处理装置
62RGB分析装置
7显示屏
8织物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印花织物色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1、织 物传输带2、支撑架3、多个照明灯4、多个拍摄装置5、控制设备6及显示屏7;所述的检 测平台1水平设置在所述的控制设备6的顶部,所述的织物传输带2水平设置在所述的检测 平台1上;所述的支撑架3为下端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的支撑架3架设在所述的检测 平台1上,位于所述的织物传输带2的上方;所述的多个照明灯4及多个拍摄装置5分别安 装在所述的支撑架3上,位于所述的织物传输带2的正上方,所述的照明灯4与所述的拍摄 装置5间隔设置;所述的显示屏7嵌装在所述的控制设备6上,并与所述的控制设备6电连 接。
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的控制设备6包括图像处理装置61及RGB分析装置62,所述 的多个拍摄装置5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6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图像处理装 置61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显示屏7及RGB分析装置6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RGB分析装置 62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显示屏7连接,可起到图像处理及分析的作用。
所述的织物传输带2上间隔设有多个织物夹8,可用于将织物固定在织物传输带2上。
所述的织物传输带2为一端输入、两端输出的“Y”形结构,将合格的织物通过一个输 出端输出,将不合格的织物通过另一个输出端输出,减少了人工分类的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酷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宁酷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9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孔多元金属氧化物的高通量喷墨打印合成方法
- 下一篇:并网逆变器主电路拓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