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督脉连体刺激的温灸仪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49315.1 申请日: 2016-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5662844B 公开(公告)日: 2018-04-06
发明(设计)人: 陈华德;高宏;游俊德;诸晨超;李邦伟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主分类号: A61H39/06 分类号: A61H39/06;A61H39/04;A61H23/02;A61M37/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310005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督脉 连体 刺激 温灸仪 及其 操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温灸仪,尤其是一种用于督脉连体刺激的温灸仪。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温灸仪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针灸是通过针刺的手法来达到补虚泻实目的。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的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泻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明初的《神应经》完整地提出“平补平泻”,指出“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人瘦弱,不可专行补法,只宜平补平泻,谓之先污邪气,后补真气”。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

其中补法手法为:提插时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进针慢,出针快;针尖随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出针后按闭针孔。泻法手法有:针尖应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患者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出针时不必按闭针孔,还可以摇大针孔。平补平泻手法有:进针时勿快勿慢;进针得气后,不可以用强手法,提插捻转要柔和,补多少就要泻多少,同样,泻多少就要补多少;得气,留针,具体看病情。出针时,不摇大针孔(泻法),也不按压针孔(补法)。

针灸中的穴位刺激方法,最早采用的是砭石,而后是骨针。随着青铜铸造工艺的发展及冶铁技术的发展,金属针具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淘汰了原始的石针和骨针,一直沿用至今。几千年来,尽管金属的种类和质量有所变化,但针具和刺激方法基本类同。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高速发展,各种新的针灸医疗器械也不断产生。如声电针、电热碮针、激光针、微波针、超声针灸等。因此,科学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就有可能给针灸带来新的发展尽管现有的针灸电子器械发展了针灸的穴位刺激疗法,提高了临床疗效,但仍然不够理想,尚需要结合更新的技术来发展和完善。尽管现在市场上已有许多针灸电子产品,但总体反映现有的针灸治疗仪是源于单一穴位针灸治疗概念的,单次刺激仅作用在个别穴位上,而不是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没有发挥经脉的整体调整作用。

综上分析,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针灸治疗仪产品的主要不足有二条:一、设备简陋,因此刺激效果的好坏,与操作人员手法的熟练度关联极大,容易出现不同操作人员不同疗效的情况;二、现有设备均采用单穴位单刺激为主,无法做到中医理念中最为重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督脉整体循经刺激的用于督脉连体刺激的温灸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督脉连体刺激的温灸仪,包括有:

至少13个叩击刺激单元,相邻两叩击刺激单元间通过连接件依次串接,叩击刺激单元其中一表面为叩击工作面;

与叩击刺激单元数量相一致的热刺激单元,各热刺激单元与叩击刺激单元一一对应、且相互贴靠,该热刺激单元相邻或贴靠于对应叩击刺激单元的叩击工作面处;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输入的强度输入指令、或温度输入指令、或时间输入指令,并产生相应的强度输入信号、或温度输入信号、或时间输入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输入模块的各输入信号,并根据输入信号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强度控制模块,受控于控制单元、且用于控制叩击刺激单元的叩击强度;

温度控制模块,受控于控制单元、且用于控制热刺激单元的温度;

时间控制模块,受控于控制单元、且用于控制叩击刺激单元和热刺激单元的工作时间;

包括有:

用于容纳强度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时间控制模块、输入模块和控制单元的控制壳,该控制壳表面设有与控制单元导线连接的第一信号输出接头、及用于向外供电的第一电输出接头;

用于容纳一叩击刺激单元和一热刺激单元的工作壳,工作壳的数量与叩击刺激单元数量相一致的,该工作壳表面设有与叩击刺激单元和热刺激单元连接的第二信号输入接头,及与第二信号输入接头连接、且用于向相邻工作壳传递信号的第二信号输出接头,工作壳表面还设有用于接收电能的第二电输入接头,及与第二电输入接头连接、且用于向相邻工作壳传递电的第二电输出接头;

所述连接件为输送线,该输送线其中一端包括用于与第一信号输出接头或第二信号输出接头相接合的线信号输入接头、及用于与第一电输出接头或第二电输出接头相接合的线电输入接头,另一端包括用于与第二信号输入接头相接合的线信号输出接头、及用于与第二电输入接头相接合的线电输出接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9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