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8991.7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彬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净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净水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被大量占用,非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急剧增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尽管中国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大量的农田和农业灌溉水源被城市和工业占用,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对于在这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被污染的水进行处理,使这些被污染的水处理后能重新被利用。水的净化处理是废水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能够去浊除污,减少污水后续处理的污染负荷。而絮凝剂是决定净化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对后续流程运行的状况、最终出水水质和成本费用等均有重要的影响。净水剂按照其化学成分总体可分为无机净水剂和有机净水剂两类。市场上净水剂的种类很多,但是现有的净水剂对于污水的处理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净水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产率高,能降解水中的有害物质,,絮凝净化效果好,利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在较小的投药量下,均能明显降低废水的SS和COD。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型净水剂的制备方法,该复合型净水剂的原料按如下重量份配比:纳米管-纳米银-聚氯化铝材料33-37、分子共振粉9-12、聚丙烯酰胺5-8,高铁酸钾12-15,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料;
(2)均质混合,将纳米管-纳米银-聚氯化铝材料、分子共振粉放入高速均混机中混合,一定时间后在1000倍显微镜下观察混合粒度分布,混均度高于98%为合格;
(3)在球磨机内装入聚丙烯酰胺,高铁酸钾,开机30分钟,在上述时间后分批加入(2)步骤所述的已混均的物料,球磨60-90分钟,得到净水剂;
其中,纳米管-纳米银-聚氯化铝材料,由如下工艺制得,其中,纳米管-纳米银-聚氯化铝原料中,碳纳米管、纳米银和聚氯化铝的质量比为(10-20):1:(15-25):
(11)将碳纳米管加入包括碱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液中,210-220℃反应6h,纯化,得表面功能化的碳纳米管;
(12)在磁力搅拌条件下,首先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体积比为1:(2-4)的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持续搅拌直至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硼氢化钠,再加入纳米银;在室温条件下,将步骤(1)制得的碳纳米管完全浸渍于溶液中反应6-10h,去离子水清洗,真空干燥处理,即得吸附纳米银的碳纳米管;
(13)在磁力搅拌条件下,首先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体积比为1:(2-4)的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持续搅拌直至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硼氢化钠,再加入聚氯化铝;40-60℃下,将步骤(2)制得的吸附纳米银的碳纳米管完全浸渍于溶液中反应20-30h,去离子水清洗,真空干燥处理,即得碳纳米管-纳米银-聚氯化铝。
其中,所述分子共振粉是把重量比30%-60%的碳、25%-35%的白云石和5%-35%的碳酸钙,,经真空搅拌,将搅拌后的混合原料制成颗粒状,置于无氧炉中烧,在1100℃-1250℃的温度条件,烧制8-12小时得到。
优选的,步骤(11)中,所述混合溶液中,碱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3%,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百分比浓度是1-2%;碳纳米管与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100-150);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质量比1:(3-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失水山梨醇酯的混合物;
步骤(12)中,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摩尔浓度为0.003-0.005mol/L,硼氢化钠的摩尔浓度为0.01-0.02mol/L;
步骤(13)中,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摩尔浓度为0.003-0.005mol/L,硼氢化钠的摩尔浓度为0.01-0.02mol/L。
有益效果
(1)混凝效果优异、产品稳定性好,絮凝净化效果好。
(2)无毒无污染,在水中可自然分解,大大降低了二次生化污染;能明显降低废水的BOD和COD,极大提高了造纸废水回收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该复合型净水剂的原料按如下重量份配比:纳米管-纳米银-聚氯化铝材料33、分子共振粉9、聚丙烯酰胺5,高铁酸钾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彬,未经张伟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8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水泥分离装置
- 下一篇:波浪能曝气絮凝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