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接排安装改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7313.9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冯洪宝;蔡瑜昌;李生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1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短接排 安装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接排安装改良结构,扩大了断路器的有效散热面积。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配电电器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工业用低压电力系统,用来接通及分断电网电路中的电流和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免受过载、欠电压、短路、单相接地等故障的危害。
断路器的种类繁多,其中塑壳断路器比较常用,外壳采用塑料绝缘体,用来隔离与导体之间以及接地金属部分。短接排是塑壳断路器中用于连接的零件,实现相与相之间的短接,从而实现了断路器相与相之间串联的接线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断点,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传统的短接排安装在断路器基座内部,短接排有效散热面积小,温升高,即使有些短接排安装在断路器基座外部,但外形尺寸增大,增加了安装空间,也增加了断路器的接线难度,且传统安装方式安全性能不高,容易导致烧坏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现有的短接排装安装方式复杂,有效散热面积小,温升高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接排安装改良结构,将短接排安装在塑壳断路器基座内,降低了断路器的接线难度,扩大了断路器的有效散热面积。保证了断路器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接排安装改良结 构,它包括基座、联接板和短接排,所述基座上设有若干安装槽,联接板装在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排与联接板装在一起,短接排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联接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短接排包括左接线端和右接线端,左接线端和右接线端通过连接部连接,左接线端和右接线端分别伸进相邻的安装槽内与联接板连接,连接部位于基座外。
进一步,所述左接线端和右接线端与联接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装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安装槽通过端子罩封盖,基座外的连接部被端子罩封盖。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接排安装改良结构,将短接排安装在塑壳断路器基座内,降低了断路器的接线难度,扩大了断路器的有效散热面积,保证了断路器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产品图。
附图2是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接排安装改良结构,它包括基座1、联接板2和短接排3,所述基座1上设有若干安装槽101,联接板2装在安装槽101内,其中,所述短接排3与联接板2装在一起,具体地连接方式是短接排3包括左接线端301和右接线端302,左接线端301和右接线端302通过连接部303连接,左接线端301和右接线端302分别伸进相邻的安装槽101内与联接板2连接,连接部303位于基座1外。如附图2中所示短接排3的一种具体形状是 L状,底端位于基座外。
左接线端301和右接线端302伸进相邻的安装槽101内与联接板2通过紧固件4固定装在基座1上。
最后安装槽101通过端子罩5封盖,基座1外的连接部303被端子罩5封盖与外部绝缘保证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塑壳断路器短接排安装改良结构,将短接排安装在塑壳断路器基座内,缩小了断路器占用空间体积,降低了断路器的接线难度,扩大了断路器的有效散热面积,保证了断路器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7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接地触头的电弧消除器
- 下一篇:槽马达组件和电弧板组件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