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的烟气初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7084.0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宏万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10;B01D46/24;B01D46/02;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煤 锅炉 烟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的烟气初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大,空气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PM2.5是作为衡量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火力发电厂中,或是工业加工过程中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各种锅炉,这些锅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放出大量废气,这些废气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现有的废气处理设备一般为锅炉外部设备,连接在锅炉外部使用,而这类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维护困难,使用寿命短,当需要更换或是检修废气处理装置时,锅炉废气便无法进行处理,这就导致了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的烟气初滤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可以装置在燃煤锅炉内部使用,不仅可以对废气进行初步过滤,更是便于在锅炉外部设备检修时仍可以对废气进行过滤。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的烟气初滤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直角连接管、第二进气管、初滤筒、排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连接直角连接管一端管口,所述直角连接管另一端管口连接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上端连接初滤筒,所述初滤筒顶端装置排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内部装置带有镂空口的挡火板;所述第二进气管内部装置颗粒杂质过滤板;所述初滤筒内部右下至上装置pps针刺毡滤袋、陶瓷微孔过滤网。
所述第一进气管、直角连接管、第二进气管、初滤筒、排气管外壁上皆涂刷防火涂层。
所述初滤筒壳体由外壳体、隔热层、内壳体构成,所述隔热层装置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所述隔热层采用石棉隔热板。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的烟气初滤装置,在使用时,锅炉内部烟气室中的烟气从第一进气管进入,第一进气管内部装置带有镂空口的挡火板,可以挡住烟气中的火星或是火花,然后烟气经过第一进气管进入至直角连接管、第二进气管,在第二进气管中,装置颗粒杂质过滤板,可以过滤掉烟尘中的大颗粒杂质,然后烟气进入至初滤筒中,经初滤筒内部右下至上装置的pps针刺毡滤袋、陶瓷微孔过滤网过滤后,从排气管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的烟气初滤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可以装置在锅炉内部,不仅可以对废气进行初步过滤,更是便于在锅炉外部设备检修时仍可以对废气进行过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进气管;2-直角连接管;3-第二进气管;4-初滤筒;5-排气管;6-挡火板;7-颗粒杂质过滤板;8-pps针刺毡滤袋;9-陶瓷微孔过滤网;10-外壳体;11-外壳体;12-内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的烟气初滤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1、直角连接管2、第二进气管3、初滤筒4、排气管5,所述第一进气管1连接直角连接管2一端管口,所述直角连接管2另一端管口连接第二进气管3,所述第二进气管3上端连接初滤筒4,所述初滤筒4顶端装置排气管5;所述第一进气管1内部装置带有镂空口的挡火板6;所述第二进气管3内部装置颗粒杂质过滤板7;所述初滤筒4内部右下至上装置pps针刺毡滤袋8、陶瓷微孔过滤网9。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进气管1、直角连接管2、第二进气管3、初滤筒4、排气管5外壁上皆涂刷防火涂层。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所述初滤筒4壳体由外壳体10、隔热层11、内壳体12构成,所述隔热层11装置在外壳体10与内壳体12之间,所述隔热层11采用石棉隔热板。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的烟气初滤装置,在使用时,锅炉内部烟气室中的烟气从第一进气管进入,第一进气管内部装置带有镂空口的挡火板,可以挡住烟气中的火星或是火花,然后烟气经过第一进气管进入至直角连接管、第二进气管,在第二进气管中,装置颗粒杂质过滤板,可以过滤掉烟尘中的大颗粒杂质,然后烟气进入至初滤筒中,经初滤筒内部右下至上装置的pps针刺毡滤袋、陶瓷微孔过滤网过滤后,从排气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宏万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宏万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7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