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伸长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6802.2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飞;杨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38 | 代理人: | 王卫忠,姜燕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来说涉及一种锚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伸长锚杆。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锚杆支护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在某些条件下,长锚杆的应用会受到井下空间的限制。目前,我国煤矿巷道高度在一般在2.0~3.5m,为方便施工,锚杆长度不超过3m,当巷道顶板破碎厚度较大时,需要较长的锚杆进行维护,锚杆长度要求在4m~6m,以防出现冒顶事故。显然,由于巷道空间的限制,长锚杆无法施工,只能采用锚索对顶板进行控制。但是,锚索的延伸率低,巷道变形较大时很容易失效,引发冒顶事故。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延伸率高的可伸长锚杆。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伸长锚杆,包括一杆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体两端的托盘及端头,所述托盘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杆体的一端,所述端头通过一个以上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杆体的另一端;所述杆体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杆件,所述两个相互连接的杆件的连接端外设置有 连接套筒以及膨胀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包覆于两个所述杆件连接端处的外侧,并且通过一个以上的固定装置与所述杆件固定,所述膨胀套筒包覆于杆件的其它部分;所述杆件靠近端头的一侧设置有一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通过一个以上的固定装置与所述杆件及端头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套筒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径大于所述杆件的直径,所述杆件的连接端处具有凸部,由所述连接套筒的外侧至内侧方向,各所述杆件的凸部外径均渐增。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套筒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止脱装置,所述止脱装置顶抵所述杆件的凸部,并且部分外露,所述止脱杆的外露部分的轴向截面为楔形或直角三角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凸部是自所述杆件直径至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径之间的弧形或直线形凸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止脱装置为一止脱杆,所述止脱杆穿过所述连接套筒并且顶抵所述杆件的凸部,所述止脱杆还具有一止脱栓,所述止脱栓固定在所述连接套筒内并垂直的固定于止脱杆,并且所述止脱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套筒、膨胀套筒以及固定套筒分别由两个半圆形套筒构成,所述两对应的半圆形套筒接合处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两对应的半圆形套筒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膨胀套筒与所述连接套筒的接合处采用凹凸咬合的套筒结构,并且所述接合处设置一个以上的固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固定装置为一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套筒、固定套筒、膨胀套筒以及端头与所述杆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件具体可为工字形连接件,而所述连接部为对称T字形缺口,分别形成于所述两对应的半圆形套筒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套筒及固定套筒为钢质套筒,所述膨胀套筒为木质套筒。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可伸长锚杆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可伸长锚杆的延伸率相对于锚索可大大提高,最高可达到4倍,其不但具有锚索锚固深度大、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又能通过不断延伸杆体来释放部分巷道围岩载荷,并且杆体在延伸的同时还保持恒阻,可以有效维护巷道稳定,减少冒顶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膨胀套筒在矿井潮湿环境下遇水膨胀,增大了锚杆与岩石之间的摩擦力,大幅提升锚固效果;通过连接套筒将锚杆杆件连接能够使锚杆不受巷道尺寸限制,增大了锚杆的使用范围;锚杆杆件连接端片采用弧形过渡或直线形的凸部,与连接套筒结合能够容许锚杆产生一定的横向和纵向变形而不失效,特别是软岩、高应力围岩等环境,更能发挥其自身优势。杆件之间使用连接套筒还可解决目前煤矿巷道由于空间不足不能使用长锚杆和锚杆锚固力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68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