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双级气液分离器的一级自复叠低温制冷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5983.7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7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鱼剑琳;白涛;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7/00 | 分类号: | F25B7/0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双级气液 分离器 一级 低温 制冷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冰箱与冷柜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双级气液分离器的一级自复叠低温制冷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治疗、食品工业、冷冻冷藏等许多领域对更低的运行温度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尤其是对低于-40℃的低温环境的要求愈加强烈。目前,可以通过多级压缩循环、混合工质节流循环以及自复叠循环实现低温制冷。
自复叠制冷技术利用非共沸混合工质组分分离特性,通过蒸发冷凝器实现自动复叠,可实现单台压缩机实现多级复叠,进而获得低温制冷效果,因此在低温制冷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系统的低温性能需求,压缩机吸气压力较低,压比较大,导致系统性能较低,因此该技术的应用发展受到了限制。其主要原因是低沸点组分不能有效的分离作为制冷流体,而制冷流体中高沸点组分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蒸发压力,导致压缩机压比增大,性能降低。因此,有必要有效利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在节流闪蒸后的组分分离特性,进一步改进循环结构,从而有效改善自复叠低温制冷系统的性能,同时为实现-40℃以下低温制冷的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双级气液分离器的一级自复叠低温制冷循环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低温制冷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系统的制冷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双级气液分离器的一级自复叠低温制冷循环系统,该系统组成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第一级气液分离器103、第一节流阀104、第二级气液分离器105、第二节流阀106、蒸发器107、第三节流阀108、蒸发冷凝器109和第四节流阀110;所述压缩机101的出口与冷凝器102进口相连,冷凝器102出口与第一级气液分离器103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103的饱和液体出口依次与第一节流阀104和第二级气液分离器105进口相连;第一级气液分离器103饱和气体出口与第四节流阀110相连,第一级气液分离器103所得的富含低沸点组分工质经过第四节流阀110,与来自第二级气液分离器105的富含低沸点组分的饱和气体汇合,然后进入蒸发冷凝器109的冷凝侧通道;蒸发冷凝器109的冷凝侧出口依次与第三节流阀108和蒸发器107相连;蒸发器107出口气体工质与先后由第二级气液分离器105分离获得,再经第二节流阀106节流的富含高沸点组分两相流工质汇合,然后进入蒸发冷凝器109的蒸发侧通道;蒸发冷凝器109的蒸发侧通道出口与压缩机101进口依次相连,形成了完整的采用双级气液分离器的一级自复叠低温制冷循环系统。
所述第一级气液分离器103和第二级气液分离器105串联布置,第一级气液分离器103的液体出口依次与第一节流阀104和第二级气液分离器105的进口相连;第一级气液分离器103获得的富含低沸点组分工质经过第四节流阀110节流,然后与来自第二级气液分离器105富含低沸点组分的饱和气体汇合后进入蒸发冷凝器109的冷凝侧通道;因此,通过蒸发器的制冷流体的流量和流体中低沸点工质的组分将会增加;这样能够提高蒸发压力,降低压缩机压比,有助于改善系统性能。
第二级气液分离器105出口的富含高沸点制冷剂的饱和液体经过第二节流阀106与来自蒸发器107的饱和气体混合后进入蒸发冷凝器109的蒸发侧通道换热,增加了制冷流体在第三节流阀108前的过冷度,有助于增大制冷量。
与传统一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相比,本发明利用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组分分离特性,通过采用双级气液分离器串联布置,有效提高进入蒸发器的制冷流体的低沸点工质组分含量,提高了低沸点工质在蒸发器中的纯度,提高了蒸发压力,有利于压缩机压比的降低和耗功的减小以及系统性能的改善。同时,增加了制冷流体流量,有助于增加系统的制冷量。因此,该系统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改善方案,将有效地促自复叠低温制冷系统技术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制冷循环系统工作过程的压-焓图(p-h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简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5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