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花米草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含油废水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45792.0 申请日: 2016-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5779336B 公开(公告)日: 2021-10-01
发明(设计)人: 刘宪斌;褚帆;李孟沙;田胜艳;赵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02F3/32;C02F3/34;C12R1/63
代理公司: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赵瑶瑶
地址: 300222 天津市河***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互花米草 微生物 联合 修复 含油 废水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互花米草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含油废水的方法,在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种植互花米草,然后在土壤中接入微生物,所述微生物名称:JQ716236,保藏编号CGMCC No.11525,保藏日期2015年10月21日,分类命名为:弧菌属Vibrio sp.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发明通过本实验环节,证实了互花米草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土著菌、研究区域筛选的石油烃降解优势菌、降解时间、湿地长度各因素对含油废水中总石油烃(TPH)的去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领域,特别是一种互花米草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含油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围绕人工湿地去污功能的研究多为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工程,植物也都挑选芦苇、香蒲和水葱等景观植物构建的人工湿地,不仅起到治理环境效果还具有景观价值。在实际应用时,通常选择湿地典型植物或者能适应湿地系统特殊环境的物种,如红树林、灯芯草(Juncus effusu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等。本文挑选在滨海生长,多年常见、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互花米草作为实验植物,构建人工湿地模拟系统,对其去除石油类污染物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为人工湿地修复石油污染工程应用提供更多选择。相关研究证明,盐沼植物互花米草在湿地石油烃类污染修复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隶属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根茎型草本植物,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植株茎秆高1~3m,地下茎和须根可延伸至地下50cm深。互花米草生育期约为200d,在天津滨海地区,4月下旬逐渐返青,8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中旬达到成熟期。

互花米草原产于大西洋和北美墨西哥湾,基于其良好护滩固坡和促淤造陆效果,1979年被南京大学仲崇信教授引入我国,随后迅速在我国沿岸各地生长。作为滩涂湿地的先锋植物,不仅具有惊人的生物适应性,生长力旺盛等特点,还具有强大的耐盐能力,易形成单优势种群落,对当地的原有植被干扰,生态环境冲击较大。2003年,被国家环保部列入外来入侵种名单。如:1995年引入崇明东滩,对本土物种芦苇、海三棱藨草的生长和鸟类多样性造成威胁。与美国大西洋沿岸恰恰相反,芦苇是入侵植物,说明美国与我国生长环境差别很大。

关于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国内外己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是构建陆地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中氮、磷、重金属等,沿海城市复杂多样的工业废水经入海河流注入近岸海域,其环境状况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关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含油废水的方法研究还没有。通过调查研究天津北塘入海口近岸海域中表层海水中石油烃含量,掌握研究区域石油污染现状,有利于制定入海河流注入、码头人类活动控制管理的科学决策,为保护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渤海湾水质安全以及生态安全提供有效借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互花米草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含油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菌株,微生物名称:JQ716236,保藏编号CGMCCNo.11525,保藏日期2015年10月21日,分类命名为:弧菌属Vibrio sp.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一种互花米草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含油废水的方法,步骤如下:

在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种植互花米草,然后,在土壤中接入微生物,所述微生物名称:JQ716236,保藏编号CGMCC No.11525,保藏日期2015年10月21日,分类命名为:弧菌属Vibrio sp.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而且,所述含油废水包括陆源含油废水、港口船舶泄露含油废水和石油平台泄露含油废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5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