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底高压直流变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5537.6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吕枫;周怀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高压 直流 变电 装置 | ||
1.海底高压直流变电装置,包括高压直流变换器(200)、上连接环(203)、散热支架 (207)、下连接环(208)和耐压密封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直流变换器(200)、上连接环 (203)、散热支架(207)和下连接环(208)均安装于耐压密封腔体内,所述耐压密封腔体由前 端盖组件(100)、筒身(400)和后端盖组件(300)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前端盖组件(100)包括 前端盖(108)、第二O型密封圈(107)、第一水密连接器(104)、第二水密连接器(105)和保护 罩(101),所述第一水密连接器(104)和第二水密连接器(105)均带有外螺纹,且分别安装于 前端盖(108)一侧相应的内螺纹上,所述第一水密连接器(104)和第二水密连接器(105)与 前端盖(108)连接处通过螺纹锁紧挤压第一O型密封圈(106)实现密封;所述第二水密连接 器(105)用于输入高压直流电,所述第一水密连接器(104)用于输出中压直流电;所述保护 罩(101)通过第一螺栓(102)安装于前端盖(108)一侧上,且套于第一水密连接器(104)和第 二水密连接器(105)外;所述后端盖组件(300)包括后端盖(304)、第三O型密封圈(303)和油 压补偿器(301),所述油压补偿器(301)通过第七螺栓(302)固定于下端盖(304)一侧上,所 述前端盖(108)另一侧与高压直流变换器(200)之间通过第八螺栓(109)连接;所述高压直 流变换器(200)安装于耐压密封腔体内,高压直流变换器(200)包括高压启动模块(202)、高 压高频开关直流变换模块(206)、输出滤波模块(209)、上连接环(203)、下连接环(208)和散 热支架(207),高压启动模块(202)、高压高频开关直流变换模块(206)和输出滤波模块 (209)依次连接,所述高压启动模块(202)通过第九螺栓(201)安装于上连接环(203)上,所 述高压高频开关直流变换模块(206)通过第四螺栓(205)安装于散热支架(207)上,所述输 出滤波模块(209)通过第六螺栓(211)安装于下连接环(208)上,所述上连接环(203)和下连 接环(208)与散热支架(207)之间分别通过第三螺栓(204)和第五螺栓(210)连接;所述高压 高频开关直流变换模块(206)采用一个或多个高压IGBT串联后作为一个功率开关器件使 用,且采用四个所述的功率开关器件构建高频变压器隔离的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移相控制全桥拓扑,所述的高压高频开关直流变换模块(206)的输入电压 范围为1kV-3kV,最高输出电压为400V,最大输出电流为25A,最高开关频率为25kH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高压直流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组件(100)和 后端盖组件(300)与筒身(400)连接处分别设置第二O型密封圈(107)和第三O型密封圈 (303),实现前端盖组件(100)和后端盖组件(300)与筒身(400)之间的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高压直流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直流变换器 (200)根据实际输入电压范围选择安装1、2、3或4个高压高频开关直流变换模块(206),多个 所述的高压高频开关直流变换模块(206)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结构,从而实现1kV- 3kV、2kV-6kV、3kV-9kV或4kV-12kV的高压直流电到400V中压直流电的降压变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高压直流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密封腔体内充 满用于所述的高压高频开关直流变换模块(206)对流散热和高压绝缘的电子氟化液,所述 的油压补偿器(301)则用于补偿电子氟化液因为温升引起的体积膨胀,从而稳定耐压密封 腔体内部施加到高压高频开关直流变换模块(206)上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55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