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细胞示踪功能的液体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4288.9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王岩;刘永军;李寒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细胞 功能 液体 荧光 制备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具有细胞示踪功能的液体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应用方法。将纳米晶体NaYF4:Yb3+,Er3+加入到有机溶剂环己烷中,其在环己烷中可以均匀分散。混合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二辛脂,环己烷挥发后纳米晶体均匀分散于二辛脂中。借助毛细注射管将纳米晶体均匀分散的二辛脂溶液注入体外培养细胞,其在细胞内液中形成液体微球。使用细胞注射器将含有液体微球的细胞注入生物体内。液体微球中均匀分散的纳米晶体在980nm激光照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具有细胞示踪功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体内细胞示踪方式,对于研究细胞在体内的迁移、增殖、代谢和分布规律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物细胞示踪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生物细胞示踪微球用于细胞示踪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细胞示踪的方法尽管可以得到动物处死时刻的信息,但是无法及时获得细胞在动物体内的定位、生存能力、迁移、功能状态,而且这样的方法明显不利于对同一个体的动态观察。为解决传统示踪的不足,研究者开发了不同的体内示踪细胞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示踪技术包括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光学成像等技术。
上转换发光纳米晶体是一种由低能量的近红外光激发发射出高能量可见光的发光材料,其中发光效率最高的是离子对Yb3+/Er3+或Yb3+/Tm3+掺杂的NaYF4纳米晶体。它们有很多独特的优点:毒性小、化学稳定性高、光稳定性好、发射和吸收带狭窄、荧光寿命长,另外由近红外激发发光有较深的光穿透深度、对生物样本和生物组织几乎无损伤、无背景荧光、耐光漂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强度大、光稳定性好、具有较深的光穿透深度的具有细胞示踪功能的液体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生物细胞示踪微球用于细胞示踪的方法。
本发明的具有细胞示踪功能的液体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纳米晶体NaYF4:Yb3+,Er3+与环己烷混合,超声处理一小时得到混合溶液;
(2)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二辛脂,超声处理一小时,得到纳米晶体均匀分散的二辛脂溶液;
(3)用毛细注射管抽取所述纳米晶体均匀分散的二辛脂溶液,注入体外培养的细胞中,在细胞内液中形成具有细胞示踪功能的液体荧光微球。
发明的具有细胞示踪功能的液体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
1、所述毛细注射管是使用拉锥机将外径为125μm、内径为100μm的毛细石英管拉成内径为10μm的锥形微针。
2、纳米晶体NaYF4:Yb3+,Er3+与环己烷的混合比例为1μg纳米晶体NaYF4:Yb3+,Er3+加入到1mL环己烷中。
3、加入二辛脂的体积与环己烷的体积相等。
4、所述体外培养的细胞的培养方法为:
(1)将1mL细胞冻存管从液氮中取出,立即投入37℃水浴锅中,2分钟后,待全部融化形成细胞悬液取出冻存管,移至超净工作台;
(2)将细胞悬液吸到装10mL含重量比10%的胎牛血清培养液的离心管中,1000转/分离心5分钟;
(3)去掉上清液,加1mL培养液把细胞悬浮起来,吸到装有10mL培养液的10cm培养皿中前后左右轻轻摇动,使培养皿中的细胞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42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