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拦污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4117.6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姣姣;蔡新;江敏敏;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5/08 | 分类号: | E02B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拦污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拦污栅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分层逐级拦污的装置,属于引水渠道拦污、清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拦污栅能够防止浮木、树枝、树叶、杂草、垃圾、浮冰等漂浮物随水流进入进水口,同时不让这些污物堵塞进水口,影响进水能力。主要的拦污设备是进水口处的拦污栅。许多河流洪水期漂浮物剧增,进水口处的拦污栅极易堵塞。如果清污不及时,就可能使水电站或者泵站被迫减小出力甚至停机,压坏进水口处拦污栅的事例也常有发生。为了减轻对进水口处拦污栅的压力,常在距离进水口几十米之外加设一道渠道拦污栅。大型的泵站或者水电站需设置清污工作桥,使用清污机对渠道拦污栅进行清理。中小型泵站或者水电站一般不设清污设备,需要人工清污,由于传统拦污栅不宜提出渠道,造成清污困难、危险、工作量大。而且广大农村的中小型泵站或水电站,栅前污物以水草和边坡滚石为主,水草浮于水面主要堵塞上部拦污栅,需要较细密的拦污栅格;滚石主要沉与渠底,不需要太细密的栅格间距就能满足要求。同时传统的拦污栅直接截断渠道,阻拦了河道中生物的通行,对原来河道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拦污栅可以提出河道,方便清理、维护、更加安全;同时,采用分层式拦污栅允许河道生物通过,减小对河道生态环境影响的拦污栅系统;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小水头损失,增大发电引水的经济效益的拦污栅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拦污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组拦污栅安装支柱,两组所述拦污栅安装支柱上分别设置有上部拦污栅和下部拦污栅,所述拦污栅安装支柱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上部拦污栅或下部拦污栅上下移动的门槽,所述上部拦污栅和下部拦污栅均包括可在所述门槽内上下移动的栅片,所述栅片顶端设置有若干吊环,所述栅片的顶端两角均通过张拉杆与柔性拦污网前端相连,所述柔性拦污网后端与所述栅片底端活动连接。
所述上部拦污栅设置于所述拦污栅安装支柱中上部,所述下部拦污栅设置于所述拦污栅安装支柱中下部;所述上部拦污栅和下部拦污栅的高度均小于渠道高程且大于渠道高程的1/2。
所述栅片包括金属栅片,所述金属栅片采用不锈钢管材或型材、或普通钢管材或型材涂防腐漆制成。
每个所述栅片顶端设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所述吊环。
所述柔性拦污网由绳网制成。
所述下部拦污栅的栅条间距至少为所述上部拦污栅的栅条间距的两倍。
所述活动连接包括所述柔性拦污网后端与所述栅片底端通过绳索捆绑连接。
所述拦污栅安装支柱为混凝土结构,垂直于渠底,三组拦污栅安装支柱均成对布置于渠道两侧,并相隔2-5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多个拦污栅组成的拦污栅系统,在清理拦截物时,拦污栅可以提出河道,方便清理、维护,更加安全;同时,采用分层式拦污栅允许河道生物通过,减小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采取分层拦污栅可以加大下层拦污栅的栅条间距,从而减小水头损失,增大发电引水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拦污栅系统,门槽的设置,使上部拦污栅和下部拦污栅均可提出河道,方便清理、维护,更加安全;上部拦污栅设置于拦污栅安装支柱中上部,下部拦污栅设置于另一个拦污栅安装支柱中下部的设计,为分层式拦污栅结构,该结构允许河道生物通过,减小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下部拦污栅的栅条间距至少为上部拦污栅的栅条间距的两倍的设置,可减小水头损失,增大发电引水的经济效益;活动连接的设置,使柔性拦污网方便拆卸和更换;吊环的设置,用于提拉上部拦污栅或下部拦污栅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上部拦污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下部拦污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拦污栅系统,同一时间,有两对拦污栅安装支柱1上安置拦污栅,一个为上部拦污栅2,固定在污栅安装支柱1顶端,一个为下部拦污栅3,沉入渠底。张拉杆6使得柔性拦污网7张开,并使其垂直于金属质地的栅片4,下部拦污栅3的柔性拦污网7贴于渠底。当污物聚集较多或已蔓延至柔性拦污网7前端时,在空余的拦污栅安装支柱1上安置一个同种拦污栅,例如当下部拦污栅3需要清理时,首先在空闲的拦污栅安装支柱1上放下一个下部拦污栅3;而当上部拦污栅2需要清理时,首先在空闲的拦污栅安装支柱1上放下一个上部拦污栅2,然后使用起吊设备,通过吊环5吊起需要清理的拦污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4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